我们还能继续相信水滴筹吗?
如果水滴不能厘清公益与生意的关系,质疑就很难被消除。
水滴筹希望“重新赢得信任”。在曝出“地推门”事件一周后,水滴筹创始人沈鹏以此为题,发出了一封公开信。
11月底,一则视频曝光了水滴筹地推团队的乱象,包括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或者有所隐瞒、随意填写募捐金额等问题。地推团队这么做,还能收取最高每单150元的奖励。
这一视频引起公愤。对于互联网上的个人求助,人们发现,这类信息平台不仅可能对虚假信息失守,还可能是共谋。这种局面下,还能不能为个人发出的大病求助献爱心?
这个问题的影响面不小。仅以水滴筹为例,从2016年7月上线至今,参与大病患者筹款行为的用户已经超过2.8亿,涉及金额235亿元。而个人发布求助信息的平台中,水滴筹只是其中一个选择,各类公益类的网络众筹平台以及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都涉足其中。
“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活动。”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慈善联合会法律顾问张凌霄说,慈善法没有禁止个人求助,但这一行为也不在慈善法的约束范围内,也就不在民政部的监管之下。求助者和捐赠者原则上只要两厢情愿就可以,前提是求助者提供的信息“真实透明”。而在互联网时代,平台有没有意愿、有没有能力提供保障就成了关键。
“为了水滴筹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沈鹏在上述公开信中说,对于线下团队正在进行一系列整改。
不过对于这些措施的结果,外界仍在观望。如果水滴不能厘清公益与生意的关系,质疑就很难被消除。水滴公司的业务分成两大块,一块是水滴保险商城、水滴互助构成的商业保险保障板块,另一块则是社会责任模块,由水滴筹和水滴公益组成。后者是其商业化的直接流量来源。
“商业与公益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说,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也不是不能链接商业保险商城,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打着公益旗号做生意?
“地推门”视频一出,水滴筹的地推团队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
“做大病求助的信息服务平台,为什么也需要有地推?”这个疑问加上地推人员不仅有业绩考核、而且按单数提成等的做法,“水滴筹打着公益的名义做生意”的质疑就油然而生。
沈鹏将这归结为“管理责任”,认为最初在绩效设定的时候,对“项目真实性、服务质量”的强调和宣导不足,才导致在实际管理和执行中,线下团队更重视“服务患者的人数”这个因素,为了“提成”去做了一些违规的事情。
据水滴筹给记者的回复,他们最初组建线下服务团队,是“发现一些年纪偏大、互联网使用水平较低的患者,即使陷入没钱治病的困境,也不知道怎么通过水滴筹自救”。在最初的设计中,这个线下团队要起的作用,主要是帮助患者理解平台以及在当地核实患者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