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新规将出台 导致行业整顿的加速
一直被国际化妆品品牌压得抬不起头的本土品牌,将迎来30年不遇的机会。独家获悉,《化妆品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即将出台,它将对整个化妆品市场从研发到销售的全链条全方位进行重修,化妆品新材料的使用也将出台新的规定。这意味着,整个化妆品市场将出现剧烈波动。
化妆品新规将出台,一方面,《条例》的出台,将导致行业整顿的加速,业内评估将有近2000家企业会因此倒下,整个化妆品市场将面临洗牌。另一方面,研发投入更大、成本控制更强的企业,有望分享政策红利,成长为具备多重优势的市场势力。
化妆品使用新材料受到政策限制
我国第一部化妆品行业相关管理规定《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下称《监督条例》)于199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今已有30年。《监督条例》规定,使用化妆品新原料生产化妆品,必须经国务院化妆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但是申请批准之路却极难走,监管问题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个条例有很多限制,比如新材料的使用,需要申报批准才行,但是速度很慢。化妆品行业日新月异,产品推陈出新很快,但是没有新材料,本土化妆品在创新上受到很大制约。30年就批准了10多个新材料,相当于没有,很多国外用的新材料,本土企业却不能用。”一位化妆品行业专家表示,“化妆品行业的监管一直被丢来丢去,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长期关注和监管,这对行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30年间,虽然监管没有出新,但是30年前被国际品牌占据80%市场份额的中国化妆品市场已然变化。据《2019中国化妆品产业演进及投资价值研究》白皮书,2019年,国产化妆品占据56%的中国化妆品市场。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488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12.7%,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在近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从2015年的3112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410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6%。
中国化妆品市场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赛迪顾问化妆品产业首席分析师李艳芳认为:首先,面对国际大牌的包围,很多国产品牌发展空间受限,同时短期内也很难打破这种竞争格局,尤其在彩妆领域。其次,相比于一些国际化妆品集团,国内化妆品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国内品牌在一些关键原料与配方的研发环节仍落后于国际巨头,严重制约国产化妆品打开高端市场。最后,化妆品市场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在原料和新原料的监管方面,由于原料受限导致很多功效好、新上市的新型原料,在国内化妆品品牌中不能使用,这给研发和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局限。
“化妆品行业体量很大,新生代的消费能力很强大,中国本土品牌在崛起路上,但是这个行业的政策却是30年前制定的,已经不适宜,本土品牌的未来发展,亟待相关法律的出台。”上述专家表示。
新规即将发布,行业面临洗牌
记者独家获悉,修订了好多年的《条例》即将在近日出台。上述专家介绍,《条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对新原料管理将实行“注册+备案+报告”的形式。
二是,对化妆品的分类进行了重新制定。特殊化妆品包括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特殊化妆品以外的为普通化妆品,“如果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分类因此发生了改变,就要引起重视”。
三是,功效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依据可以是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数据或者功效评价资料,并应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网站公开依据摘要,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更关注化妆品的安全评估。化妆品注册申请人和备案人应当开展产品安全评估,从事安全评估人员应当具有医学、药学、化学或者毒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并具有5年以上相关专业从业经历。
此前官方公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称:新的防腐剂、防晒剂、着色剂、染发剂、美白剂以及其他具有较高风险的新原料,由国产化妆品生产者或者进口化妆品在我国境内的代理人向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不属于前款所述范围的新原料,国产化妆品生产者或者进口化妆品在我国境内的代理人应当在新原料使用前30个工作日内,按照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新原料备案技术要求,将新原料的有关资料报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异议的,应当在备案后30个工作日内提出。
“有了新原料,化妆品行业就有了活水,行业创新也具备了条件,打破了过去只能在别人的基础上模仿的状态。这对行业是极大利好。”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吕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今被人们所熟知的化妆品品牌中,大多都是通过核心原料的研发建立了产品根基,从而打下了专业的品牌基础。如宝洁在烟酰胺美白作用机理方面的研发、欧莱雅集团在玻色因方面的研发。
原料方面,国外原料商领先于国内原料商。第一梯队主要是掌握着相对先进工艺技术和生产水平的美国和欧洲商家,包括AshIand(亚什兰)、Lubrizo(路博润)、BASF(巴斯夫)、Clariant(科莱恩)等;第二梯队主要是日本商家,包括Nissinoillio(日清奥利友)、Nikkolchemica|(日光化学)、Shn-Etsu(信越)、Ajinomoto(味之素)等。而我国原料供应商目前处于第三梯队,代表企业有蓝星、丽臣、华熙生物、天赐材料等。
有助于行业发展的还有其他相关规定。“这次修订亮点很多,毕竟是一个全方位的监管法规。首先简化了产品分类,特殊化妆品从9大类变成了4类,把不符合的品类比如减肥类归到药品去了,现在特殊化妆品只有美白、祛斑、染发和烫发四大类。其次是广告监管,所有化妆品宣称的功能都要公开相关数据,让消费者可以查询,消费者知情权就得到了保护,对于产品安全性要求更严格,企业必须有安全评估的能力,否则不能做。”上述专家表示。
但另一方面,《条例》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行业的整顿力度。洗牌则意味着市场集中度的提升:那些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专业形象的品牌将有望受益;而那些本身知名度较小、没有一定品牌积淀和品质背书的品牌将受到较大的挑战。
上述专家认为,“未来行业违法成本增大,惩罚更严厉。新政出台后,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其实加大了企业成本的投入,对行业的整顿也会加速,业内评估将有近2000家企业会因此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