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审核被否率确有上升迹象 三大因素成主要障碍
持续盈利能力、并购重组信息披露、关联交易是阻碍公司重组过会三大“绊脚石”。标的资产质量、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问题,一直是监管比较重视的点,这一监管思路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考量标准。
“一天两单全部被否”、“六过三”……上周并购重组市场的审核结果在业内引起热议。
审核更严格了吗?采访获悉,政策方面并未有新的动向,短期内较高的否决率应属特殊现象,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今年以来的否决率和往年相比并没有大的变化。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1至7月,并购重组委共召开34次会议,审核59单,其中48单获过会,11单未能通过,否决率为18.64%。去年同期,被否的并购重组共有7单,否决率为10.14%。
细察被否的原因,标的资产持续盈利能力、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依然是主要障碍,尤其是盈利能力这一指标,出现在大部分否决意见中。此外,曾经被人津津乐道的“二次上会即通过”现象,在今年却发生了变化,博瑞传播收购两公司股权的方案两次倒在并购审核委门前。
被否率确有上升迹象
从数据来看,年初至今并购审核过会率高于去年同期,主要是最近几个月被否率明显攀升。
今年一季度,并购审核委共召开11次会议,审核23单,共有21单过会,过会率为91.3%。其中,仅1月出现两单被否,分别为欧比特、向日葵。2月、3月的通过率均为100%。
从4月份开始,过会率却出现了变化。4月至7月,并购审核委分别审核12单、4单、8单和12单,否决公司数分别为2家、2家、2家及3家,被否率分别为16.67%、50%、25%及25%。
为何会出现上述情况?有投行人士表示,并购重组审核的标准一直没有放松。2018年10月,证监会曾针对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小额交易,推出“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并新增十余类并购重组豁免、快速通道适用产业类型。“这些措施是为了加快并购重组速度、提高效率,并不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