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市场

国君策略4月金股:恒生电子、英维克、巨星农牧等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2023-04-04 13:21:04

  报告导读

  四月行情结构至上,成长风格仍将占优,但要把握成长扩散的机会,积极布局低位成长和传统行业中的高成长赛道。

  摘 要

  ·4月金股组合:1、/恒生电子;2、电子:中微公司/兆威机电;3、通信:力合微/威胜信息;4、传媒:恺英网络/三人行;5、汽车:多利科技;6、机械:纽威股份;7、中小盘:英维克;8、有色:盛达资源;9:农林牧渔:巨星农牧;10、医药:康诺亚/益丰药房/恒瑞医药;11、食品饮料:青岛啤酒/舍得酒业;12、家电:飞科电器/海信视像。

  ·大势研判:指数横盘震荡,股票结构至上。国内经济与政策“预期的好没有更好”,同时海外风险“预期的差也没有更糟糕”,国内经济改善力度不强,但国内宏观经济没有大风险,海外美元紧缩周期接近尾声,宏观环境对股票交易的环境是友好的,在中期逻辑和形势明朗前,上证指数上下的空间并不会太大。指数震荡并不意味着当前是投资的垃圾时间,虽然与总量经济相关的板块弹性有限,但国内数字化/安全化政策和海外创新乃至国企改革的变化却日新月异,不同的股票风格间出现极大程度的分化。股票策略的重点仍在于结构至上。

  ·成长风格占优,四月重视扩散。国内经济和地缘政治角度没有太大的未预期到的不确定性因素,这对股票而言有两个影响:一是当前仍然处在“结构做多期”;二是股票风格不在确定性,而在于找边际变化和弹性。当前温和的总量政策与边际放缓的经济活动(5月后进入淡季)意味着总量经济板块预期上修空间受限,而海外金融紧缩周期处于尾部,当前成长性/长久期资产相对占优。但与2-3月不同的是市场当前过度集中的成交结构与A股总成交放缓之间的矛盾,以及一季报的临近,或将推动未来一段时间成长风格出现扩散,一方面在于TMT+医药的轮动;另一方面关注传统领域中的细分成长方向。

  ·强势股有空间,布局低位扩散。市场仍处于存量博弈而非增量市场,因此要重视交易对股价的影响。1)风格在成长,但要考虑风险收益比,重视成长扩散,积极布局低位成长: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医药(创新药)。2)国内数字化政策+海外创新大周期,公募整体低配,中期产业大主题。需要关注的是,当前看空者没有筹码,而踏空投资者较多,高风险偏好投资者主导强势股行情。强势板块与强势股仍有一定空间,但由于市场缺乏增量资金,要注意风险控制。关注轮动:计算机(“AI+”应用)、通信(/数据港)/AI+(受益蓝色光标/盛天网络)。3、业绩验证期具备估值优势的消费(青岛啤酒/益丰药房/长城汽车)。主题推荐:绿氢/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虚拟现实。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对经济的冲击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2.2.宏观观点:复苏结构分化加大

  研究员:董琦、黄汝南

  3月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至51.9%,高基数下环比动能有所减弱:

  1)生产回落快于需求,供需差距收敛;

  2)原材料和出厂价格有所回落,原材料价格降幅大于出厂价格降幅,企业成本压力持续缓解;

  3)制造业仍处于去库阶段,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较上月均明显回落;

  4)内外需均有所回落,但外需受到欧美经济动能减弱影响回落幅度更大;

  5)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有所回落,大型企业景气度韧性相对较强。

  3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为58.2%,较上月继续提升1.9个点:

  1)服务业PMI大超季节性,人员流动类(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和数字产业类(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服务业领跑;

  2)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PMI均超季节性,其中房建修复加速,高于季节性4.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7.2个百分点。

  3月PMI显示经济仍处于复苏趋势中,但景气度有所分化:

  1)制造业环比小幅回落,但仍为近两年内次高点,非制造业PMI则创下近10年新高;

  2)不同规模企业需求出现分化,3月除大企业新订单继续提升外,中小企业新订单较上月均有所回落;

  3)尽管出口下滑有一定拖累,但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医药等高技术行业原材料采购环比大幅提升,后续补库动力较强,未来有望引领经济复苏动能。

  预计政府工作报告还将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科技自主可控(新型举国体制落地)、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价值重估)、人口问题(生育、养老、延迟退休)等领域出台相应政策。

  复苏的结构分化反映经济复苏基础仍然不稳固,若后续外需加速走弱,则预计这种分化可能会加剧;短期来看扩内需政策依然有必要,近期政府对民营经济的表态、消费基础设施REITS等政策落地都释放了积极信号。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2.3. 行业及公司观点:

  2.3.1.计算机:AI大模型引发科技革命

  MaaS产业趋势明朗,海外大模型角逐激烈。Transformer基于“预训练”和“大规模”两个主要手段,使得千亿参数规模的大模型成为可能。同时,随着预训练模型趋向于大一统以及不同模态交互日益成熟,基于标准化的大模型,有助于为大范围产业化提供基础和可能,从而助力实现MaaS生态;大型语言模型研究的发展有三条技术路线:Bert模式、GPT模式、混合模式。其中国内大多采用混合模式,多数主流大型语言模型走的GPT技术路线。同时,各个大语言模型路线各有聚焦,GPT模式在生成类任务表现最优。OpenAI正是基于Transformer基础模型推出了GPT系列大模型,GPT模型依托于Transformer解除了顺序关联和对监督学习的依赖性的前提,同时对基础模型架构的更改最小,且进行了显著简化。最终GPT-4的发布成为OpenAI在深度学习扩展方面的里程碑,GPT-4已经可被视为通用人工智能的早期版本,除了生成能力,GPT-4还具有解释性、组合性和空间性能力。

  国内大模型赶超迅速,各玩家布局各有侧重。百度经过11年积累了全栈人工智能技术,从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到应用层,实现AI应用场景全覆盖。同时,属国内独家的从软件到AI芯片全栈打通的Paddle训练框架生态,结合其传统业务优势,助力百度获得海量中文问答式搜索反馈数据,形成“数据飞轮”效应;腾讯自发布混元AI大模型以来,持续探索改进大模型优化策略,打造高效率开发工具,降低模型训练成本。而且混元商业化拓展迅速,大模型效益得到验证;阿里在国内率先探索通用统一大模型,快速提升参数量级,并实施开源来释放大模型应用潜力;华为依托昇腾AI打造的全栈使能体系,聚焦以视觉为主的数字化场景,开启工业化AI行业适配。

  随着算力及硬件性能需求大幅提升,模型训练开始多路径优化。大模型海量参数训练所需算力日益攀升,长时间的GPU集群训练任务,对网络互联底座的性能、可靠性、成本等各方面都提出极致要求,而GPU硬件发展的速度难以满足Transformer模型规模发展的需求。因而国内外业界厂商纷纷提出各自的大模型训练提效方案。

  2.3.1.1. 恒生电子(600570):全面注册制和费用控制推动2023年利润爆发

  研究员:李沐华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至72.6元。考虑2022年疫情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全面注册制带来的业务增量、公司费用控制带来的利润释放效应以及估值切换因素,调整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58(-0.06)/1.21(+0.21)/1.54(+0.35)元,上调目标价为72.6(+26.78)元,对应2023年60倍PE。

  全面注册制落地时间超预期,带来业务增量。根据我们的测算,按照过往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造的经验,大概带来收入增量近十亿元,并且由于部分研发工作已经提前开展,以及政策性改造的标准化程度比其他业务更高,我们认为该项业务的利润率也将高于其他业务。

  费用控制有利于利润释放。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公司降低了人员招聘数量,同时通过恒生电子往年历史数据可以看到,公司人员增长节奏与资本市场景气度高度相关,上证指数下跌超过10%的年份下一年,公司人员增速下降到个位数(2008、2011、2018),原因是公司的收入高度依赖于下游客户的IT投入,熊市影响了客户的利润,进而影响公司收入。我们认为,2022及2023年的人员和费用控制将有利于公司利润释放。

  公司业务的贝塔属性有利于估值中枢提升。作为证券和基金IT的龙头,恒生电子的业务增速与资本市场景气度有很高关联,当市场上涨时,往往公司估值中枢会有所提升。

  风险提示:项目实施交付延迟,政策性限价。

  2.3.2. 电子:跨设备互联,MR生态开放存量内容基数庞大

  跨设备互联可实现多类设备之间内容共享互联。根据欧洲专利局公示清单,海外龙头获得名为《用于扩展现实 (XR) 系统的多设备 Continuity》专利,构想了未来头显如何和其它设备进行联动。例如在手机屏幕上收到信息,可将信息界面通过手势或眼动追踪从手机挪到XR设备中,实现了内容的跨设备互联。

  跨设备互联将给MR带来海量的存量内容生态。目前存量的APP内容生态相当丰富,几乎涵盖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而跨设备互联将给MR设备带来海量的存量内容,缓解了新设备内容不够完善的问题。相比手机、电脑等旧设备形态,MR的视野大小几乎不受限制,信息密度以及可操作性也将更加丰富便捷。

  MR开放式生态将给互联网企业带来内容创新动力。MR预计延续开放式生态建设,其庞大的存量开发者仍将是其后续新形态内容的基石玩家。而目前市面上VR产品生态过于封闭,减弱了互联网大厂的内容开发动力,MR产品将重新打破生态僵局。此外,AIGC在图片与视频生产方面在逐步完善,AIGC的突破也将为MR内容生态发展带来变革性发展。

  2.3.2.1.中微公司(688012):新签订单超预期,先进工艺能力领衔自主可控

  研究员:王聪、舒迪、陈豪杰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目标价164元。公司刻蚀设备加速增长,薄膜沉积设备稳步推进,业绩进入增长快车道,维持其2022-2024年EPS为1.78/2.34/2.97元。考虑ICP双机台优势明显,国内产线渗透加速推进,给予其2023年70倍PE,维持目标价164元。

  前三季度新签订单超预期达56.4亿元,ICP加速上量。公司公布3Q22财报,单季度实现营收10.71亿元,同比增长4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96.7%。期末存货32.4亿元,合同负债19.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新签订单56.4亿元,同比增长60.24%;第三季度新签订单25.8亿元。

  CCP新型号持续开发, ICP双台优势显著,公司刻蚀设备业绩高速增长。开发新型CCP,涵盖5nm以下逻辑芯片和200层以上3D NAND存储芯片。开发新型ICP,涵盖7nm及以下的逻辑、17nm及以下的DRAM和3D NAND存储,优化开发双台ICP刻蚀设备。

  公司为国内稀缺的具备5nm先进制程能力与经验的厂商,领衔半导体自主可控将是众望所归。公司钨薄膜沉积设备目前已通过关键客户的工艺验证,并积极推进设备在客户产线进行量产验证。在薄膜、刻蚀、量测这三类美系设备极强环节,公司在刻蚀领域产品覆盖面全,并陆续开发钨CVD薄膜设备,在整线国产化进程中,具有领衔示范作用。

  风险提示:下游晶圆产能扩充不及预期;新品研发和产业化不及预期。

  2.3.3. 通信:运营商CAPEX趋稳,算力网络投资成亮点

  运营商总资本开支趋于稳定。2023年,中国移动计划资本开支1832亿元,同比下滑1.1%;中国电信预计2023年资本开支将达到990亿元,同比增长7.0%;中国联通预计2023年资本开支将达到769亿元,同比增长3.64%。三家运营商2023年总体资本开支总计达到3591亿元,同比增长2.0%,显示适度合理的的趋势。

  传统CT业务投资下滑,算力网络倾向明显。以5G为代表的CT连接投资同比降低12.1%至1029 亿元,其中5G 网络相关投资830亿元,同比降低13.5%,预计23 年开通5G 基站36 万站,累计达到164.5 万站;中国电信预计2023年移动网投资同比将下滑2%至315亿元,2023年可用5G基站数达122万站,同时2023年宽带网投资也同比下滑16%至155亿元;中国联通从2023年开始在5G建设中的投资将有所下降。算力网络投资成为运营商全力方向,其中中国移动计划2023年在算力网络领域投资452亿元,较2022年增加117亿元,计划新增云服务器超24万台、对外可用IDC机架4万架;中国电信2023年的产业数字化投资同比高增40%至380亿元,其中IDC预计投入95亿元(2023年达到56万机架),算力投入195亿元;中国联通2023年算网投资预计不少于14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2.3.3.1. 力合微(688589):业绩符合预期,电网和非电网市场齐头并进

  研究员:王彦龙、谭佩雯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目标价和增持评级。考虑到疫情对整体电网投资节奏推迟的影响,下调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28/1.81(前值为1.55/2.46)亿元,新增2025年预测为2.6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8/1.81/2.59元。考虑到公司处于高速电力线通信的智能电网大规模建设周期中,且向非电网领域不断拓展,业绩增长较快,维持目标价59.82元和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和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在手订单稳步增长。公司智能电网业务实现营收4.85亿元,同比+58.2%;非电力物联网业务实现营收1690.03 万元。截至2022年底在手订单金额2.14亿元,同比+ 20.02%。

  电网市场高速双模通信芯片通过国家电网检测,静待双模产品放量。2022 年国网大力推动高速双模技术及产品落地,公司紧跟国网高速双模标准技术路线和国网推进计划,前次募投项目下的高速双模通信芯片(LME3960)于2022年过国家电网公司的首批高速双模芯片级互联互通的检测,实现重大突破。

  大力布局光伏、充电桩等非电网市场,今年收入占比有望提升。公司布局新能源智能管理(如:光伏发电监测等)、综合能效管理(高铁、园区/楼宇等)、智能家电&;全屋智能、智慧照明(路灯/隧道/商业/教育/家居照明等)、智能电源数字化管理(充电桩、5G基站等),为公司非电力物联网领域业务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风险提示:对电网公司依赖程度较高,非电网市场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2.3.3.2. 威胜信息(688100):一带一路机遇下公司海外业务充分受益

  研究员:王彦龙、谭佩雯

  维持盈利预测、目标价和增持评级。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56/7.49/9.9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1/1.50/2.00元。考虑到双模和网关产品的升级放量,以及海外业务发展迅速,对比同行业估值,维持2023年目标价38.85元和增持评级不变。

  2022年海外增长持续亮眼,海外在手订单同比高增,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2022年国际业务收入3.01亿元,同比+34.84%。2022年期末在手订单25.2亿元,同比+42.19%,海外订单高速增长,包括基本盘国家埃及、孟加拉、印尼、西非,南美及中东等新增市场的国家,泰国和越南市场。

  海外市场天花板很高,紧握“一带一路”和全球数字能源发展机遇。公司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和能源互联网建设,持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把握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能源基础建设发展机遇,发挥产品、技术和系统应用的综合优势,持续以物联网 AMI 整体解决方案为基础,深度参与海外地区电力物联网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以电水气热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为契机,积极拓展海外城市物联网市场。

  公司在沙特市场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将充分受益此次恢复外交带来的发展机遇。2022 年 12 月 5 日公司与沙特丝路公司签署沙特威胜信息智能仪表生产项目合作备忘录。中沙产能合作项目是中沙两国政府首次开展产能对接项目,是广东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国 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已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清单。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高,电网新产品或海外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2.3.4.传媒:CHATGPT插件上线,AI动画箭在弦上

  ChatGPT插件上线,生态系统已具雏形。3月24日,OpenAI正式为ChatGPT添加插件功能。在插件的加持下,不仅能通过联网实时更新数据,还能代表用户检索知识库信息,甚至可以直接完成订餐、订机票等部分执行操作。插件的推出使得GPT能够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大幅拓宽了商业化空间,建议关注电商营销产业链中的优质公司。

  AIGC望重塑电影生产,应用端持续迎来催化。动画电影龙头光线传媒董事长兼CEO王长田于3月19日发表内部信,信中指出要主动探索AI在电影生产主要环节的应用;3月22日,光线传媒官宣动画电影《去你的岛》,此次宣传海报由GPT-4、Midjourney V5等AIGC工具制作完成。目前,AI技术在电影领域已初步得到应用,在人物表情、皮肤纹理等细节生成上,AI技术已可实现高精度模拟。而随着AI工具的快速迭代,AI有望重塑电影生产,动画电影美术素材应用初现,真人电影特效生产望逐步落地。

  育碧推出类“ChatGPT”工具,游戏开发有望降本增效。育碧推出游戏界的“ChatGPT”工具Ghostwriter,能自动生成NPC脚本和对话、游戏剧情、任务内容等,以节省游戏开发时间并提升文本创意。该类工具有望广泛应用于全行业,达到降本增效,拓宽游戏玩法,提升产出效率的效果。

  详见报告:

  《ChatGPT插件上线,AI动画箭在弦上——传媒行业周报2023年12期》2023-3-26

  2.3.4.1. 恺英网络(002517):业绩符合预期,看好未来新产品储备

  研究员:陈筱、张昱

  维持“增持”评级。业绩符合预期,考虑到未来新产品排期情况,下调2022-2024年EPS至0.54/0.71/0.93元(前值为0.52/0.66/0.79元)。游戏板块政策底夯实,板块估值提升,维持目标价14.21元,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3亿元-11.3亿元,同比增长61.3%-95.9%。2022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78.7%至187.2%,实现扣非净利润-0.05亿元至2.3亿元,同比增长-106.95%至212.54%。

  管理层治理结构改善,业绩补偿纠纷解决。公司董事长金锋通过司法拍卖等连续增持公司股份,当前持股比例13.78%,成为第一大控股股东,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极大改善。2022年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在6000万元-9000万元。主要系收到浙江九翎原股东周瑜调解赔偿款以及处置周瑜受限于公司股票产生的投资收益。

  传奇奇迹市占率提升,看好未来新产品储备。2022年公司收入与利润显著提升主要来源于公司传奇奇迹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包括《原始传奇》《天使之战》《热血合击》《王者传奇》《永恒联盟》等多款游戏表现良好。产品储备丰富,多款新游预计未来上线,包括有传奇产品《龙腾传奇》(有版号),非传奇奇迹类的《山海浮梦录》(有版号)、《仙剑奇侠传:新的开始》(有版号)、《龙神八部之西行纪》(有版号)、《一念永恒》、开放世界游戏《Project S》、以及一款VR游戏等。

  风险提示:游戏流水不及预期,监管政策风险等。

  2.3.4.2. 三人行(605168):业绩短期承压,客户结构优化

  研究员:陈筱、陈俊希

  短期业绩承压,积极布局新业务,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疫情影响及公司业务回款节奏,我们调低2022年EPS至7.20元,较前值下降3.2%,2022-2024年预测EPS分别为7.20/9.98/12.93元。同时考虑到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提升,参考行业19x的平均估值,下调目标价至136.8元,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三季报,2022Q1-Q3实现营业收入35.69亿元(+66.62%),实现归母净利润3.02亿元(+15.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9亿元(+0.52%)。2022Q3实现营业收入15.36亿元(+108.00%),实现归母净利润8,592万元(-8.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761万元(-18.57%)。

  营收符合预期,利润低于预期,业务扩张及疫情影响利润率。公司成功拓展上汽通用别克、东风本田、一汽丰田、东风风神等头部汽车客户,同时加大挖掘原有消费品、电商等行业头部存量客户的增量预算,营业收入较快增长。但相应营业成本和费用上升,单季度毛利率12.76%(-8.90pct),净利率5.59(-7.12pct),净利润增长放缓。

  紧跟技术革新潮流,新业务进展顺利。公司与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合作建立数字文化创意产品交易平台,基于“中移链”提供数字藏品服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中。此外,公司与魔珐科技合作,已成功打造虚拟数字人资产,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风险提示:广告行业监管风险,疫情影响线下广告。

  2.3.5. 汽车:板块进入修复期,首选特斯拉产业链

  板块进入修复期,短期交易重心在特斯拉产业链等存在边际改善预期的方向。市场对于乘用车价格战的担忧开始减弱,对于新能源车销量预期有望开始上修,板块进入到修复期,短期仍然以alpha机会,包括特斯拉产业链以及跟AIGC关联度较高的自动驾驶产业链。4月随着车展等催化剂的逐步落地,板块的beta型机会将逐步增大。

  市场对于乘用车的价格战担忧开始弱化,市场预期开启修复。从行业层面预期看,市场对于价格战的担心已经充分反应,而随着合资品牌清库存的推进,4月开始终端价格折扣有望有所回收,同时国六B实施时点存在延期的可能,如果能够落地市场对于二季度清库存的担忧会进一步缓解。我们认为板块将逐步进入续期修复期。

  市场有望逐步上修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天花板。部分燃油车价格在大幅折扣后很难回收,消费者会进一步向新能源车倾斜。同时我们认为4月上海车展会有更加丰富的新能源车供给,让消费者和经销商意识到新能源化的趋势在进一步加速,从而带动4月开始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023年新能源车的增量主要来自于混动市场,但随着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回落,2024年纯电车型的销量预期有望得到上修。在混动和纯电双重拉动下,乘用车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上限将不断抬升。

  短期以特斯拉产业链等存在边际改善预期的方向为重心,beta型机会逐步到来。

  2.3.5.1. 多利科技(001311):冲压业务快速增长,一体化压铸带来协同

  研究员:吴晓飞、赵水平、管正月、多飞舟

  目标价131.99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的EPS为3.98/4.98/6.37元,目标价131.99元,对应2023年约33倍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冲压赛道具备孕育大公司基础,一体式冲压、冲压和压铸集成等新技术有望逐步推进。车身冲压件单车价值超过1万元,行业规模大、具备孕育大公司的基础。过去行业相对分散,随着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过去配套关系打破,头部企业份额有望逐步提升。同时随着一体式冲压等新技术形式出现,头部企业供应的单车价值量有望继续提升。

  在新能源车客户拉动下,公司冲压业务有望维持快速增长。公司是国内冲压件龙头之一,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3.55亿元,同增21%,归属净利4.45亿元,同增16%,其中新能源车客户特斯拉和理想的收入占比接近60%。在特斯拉、理想销量高速增长拉动下,在蔚来、零跑、高合等客户贡献下,公司冲压业务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公司布局一体化压铸业务,对冲压主业形成良好补充,带来新的增长点。从趋势看汽车零部件会是冲压、压铸、锻造等多种工艺共存和集成供应的方式,从而提升整车厂生产效率。公司2020年开始布局大吨位一体化压铸,是国内最早量产的公司之一。一体化压铸有助于公司业务范围延伸到下底板(冲压以上车身为主),在客户和产品供应上形成协同,提升单车配套价值潜力。

  风险提示:部分客户销量下滑带来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2.3.6. 机械:3月PMI略有回落,AI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

  机械行业近期观点:(1)通用自动化、工程机械数据改善+政策利好,看好叉车、机床刀具、工业阀门、注塑机压铸机、机器人等。(2)风电装机量23年有望快速提升,推荐风电设备。(3)新技术方向:钙钛矿、电镀铜、PET铜箔设备等。

  通用自动化:企业信贷端延续加速状态,3月PMI略有回落。2月单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1.11万亿元/+119.7%,延续高速增长趋势。3月制造业PMI为51.9%(qoq-0.7pct),仍处于扩张区间。供需两端来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4.6%/53.6%,较上月下降2.1/0.5pct,随着经济回暖,制造业企业生产恢复和市场需求仍处于扩张区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5.7%,提升2.4pct,升至12个月以来高点,企业信心进一步增强。

  机器人:OpenAI推出插件功能,AI+机器人蓄势待发。OpenAI宣布推出插件功能,赋予ChatGPT使用工具、联网、运行计算的能力,ChatCPT的存在与应用有望通过减少人力培养来缩短机器人企业前期know-how的时间成本,提促渠道商的铺开。AI升级催化+国产替代加速,助力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在机器人成本占比在70%左右,且当前国产渗透率仍较低。

  光伏设备:光伏产量再创新高,设备订单持续放量。根据工信部数据,1-2月全国多晶硅产量约17.6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0%;硅片环节产量同比增长超过78%;晶硅电池产量62.2GW,同比增长57.5%;晶硅组件产量同比增长62.2%。根据奥特维3月27日公告,公司中标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硅片分选机项目、电池项目、组件项目,中标金额合计约4.3亿元,订单持续取得突破。

  2.3.6.1. 纽威股份(603699):工业阀门龙头,受益中东出口利好

  研究员:徐乔威、曾大鹏

  增持评级。国产替代+传统下游景气回升+新能源、核电等业务拓展,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维持2022-23年EPS为0.70/0.82元,上调24年EPS至1.02(+0.08)元,给予22倍PE,上调目标价至18.04元,增持。

  中沙、中伊合作加强,机械制造迎来利好。3月10日,中国与沙特、伊朗发表三方联合声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能源机械相关制造业有望出口加速,公司是国内阀门龙头企业,通过多年业务布局,下游有化工、石油、多晶硅、LNG、海工、核电等,有望深度受益。

  下游板块共振上行。1)传统石化业务受益于油价高位,全球能源公司资本开支逐渐增加,公司业务订单有望超20%。2)多晶硅:多晶硅价格高位带来扩产需求增加,10万吨产能需阀门价值量超3亿,公司对接协鑫、通威等客户,在手订单充足。3)LNG及氢能: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及俄乌冲突,使欧洲对LNG等能源的需求加强,替代北溪管道的LNG管线、接气站建设需求释放。中东能源转型氢能,对阀门有更高需求,公司已有订单案例,有望带来高价值增长。4)海工:国内LNG船订单大幅增加,过去相关阀门依赖进口,公司有望推动国产化,获取订单。(5)核电:未来每年核电机组获批量有望维持在6-8台,单机组所需阀门价值量约5亿,公司与中广核有深度合作,铸造产能有核一级资质,有望持续获取订单。

  催化剂:获得国内外阀门大体量订单。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导致资本开支减少、多晶硅扩产不及预期等。

  2.3.7.中小盘:AI基础设施的细分主题仍有配置价值

  AIGC主题强势延续,建议关注产业链中的细分主题。3月第4周万得AIGC指数上涨了10.7%,延续了3月以来的强势表现,相关基础设施标的股价表现良好,比如寒武纪-U上涨了约49%。考虑到目前AIGC相关标的股价已经涨至相对较高水平,我们认为目前布局AI算力产业链的细分赛道的胜率更高,尤其是市场尚未充分认知的环节仍然具有配置价值。推荐关注服务器升级和数据中心服务主题。

  2.3.7.1. 英维克(002837):短期业绩承压,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研究员:徐乔威、鲁悦、周子奇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22年H1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11.06%,归母净利润0.52亿元/-51.05,低于预期,主要系:1)国内疫情造成的原材料供应、生产、物流、安装验收等困难以及地铁线路建设进度受阻;2)部分原材料成本上升。考虑到公司受疫情影响的项目在下半年加速交付,维持2022/2023/2024年EPS 0.64/0.89/1.14元,基于行业可比估值给予公司2023年42倍估值,上调目标价至37.38元(原28.31元),维持“增持”评级。

  液冷项目获得突破,机房温控订单充沛。液冷在机房温控占比提升显著,公司冷板式液冷方案获得重要项目,预计下半年交付。公司21-22年多次大份额中标三大运营商、阿里巴巴等客户机房温控项目,这些重大项目下半年加速交付有望推动营收增长。

  储能温控业务持续高增长。储能温控市场需求旺盛,在部分原材料供应不畅的情况下,公司储能业务实现收入2.5亿元/+68%。公司借助在储能行业的品牌优势和客户基础,持续地积极拓展国内外客户,预计未来储能业务将保持高增长,成为公司业绩核心增长点。

  毛利率边际改善,盈利能力有望修复。21Q3/21Q4/22Q1/22Q2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8.40%/27.23%/27.38%/30.07%,边际改善明显,主要系:1)高毛利率的储能温控收入占比提升;2)机房温控毛利率提升。Q2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风险因素:数据中心建设和改造不及预期风险、国内疫情反复风险。

  2.3.8. 有色:美元霸权难续,贵金属加速在即

  周期研判:美国PCE数据披露,2月份核心PCE同比增长4.6%,低于之前市场预期,此外美国网2月环比-0.21%,二季度猪价磨底行业有望持续去产能;3)结论:行业持续去产能,周期级别有望扩大;去产能为催化,低估值为根本逻辑,有望迎来大级别周期。

  2.3.9.1. 巨星农牧(603477):头均盈利具有优势,公司扩张动力十足

  研究员:钟凯锋、沈嘉妍

  维持“增持”。维持公司2022/2023/2024年EPS分别为0.77/3.69/5.01元,维持目标价为35.10元,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16亿元,同比增长20.72%,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147.78%;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收9.90亿元,同比增长57.29%,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头均盈利仍处于行业前列;2022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单三季度实现盈利1.67亿元,主要由于三季度猪价持续大幅上涨;2022年三季度公司出栏生猪约37万头,其中销售肉猪约22万头,前三季度共出栏生猪105万头,已超过去年全年出栏数;三季度公司完全成本约为16.8元/kg,头均盈利在660元/头左右,公司成本及盈利水平处于行业优势。

  猪价持续上涨,公司扩张动力十足;目前公司能繁母猪存栏约9.7万头,后备母猪约5.5万头,年底目标母猪超过12万头,并且公司各项核心生产指标出均有改善,2022/2023年出栏有望达到150/300万头;其次,公司猪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三季报,公司固定资产17.8 亿元(同比+13%)、生产性生物资产3.93亿元(同比+56%)、在建工程10.8亿元(同比+52%);同时公司种猪资源优势明显,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持续改善,未来扩张望超预期。

  风险提示:疫病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3.10. 医药:聚焦创新和业绩复苏主线

  政策方向不变,规则优化持续。医疗卫生领域顶层设计规划已较为清晰,政策延续性较强,集采后周期品种仍处于自下而上的选股窗口,优选政策影响逐步见底的恒瑞医药、华东医药。此外,中药板块受去年疫情低基数以及疫后终端补库等影响,2023年具备较好的业绩兑现度。

  创新药板块在波折中砥砺前行。伴随港股市场的整体调整,港股创新药板块目前又重新回到了3倍PS左右的合理估值,为下一轮行情的启动积蓄动能。第二阶段行情将出现一定分化,二季度多项催化剂兑现将成为驱动行情的主因。

  复苏主线具备较高的确定性,市场预期相对充分。医疗常规就诊量有望逐步恢复至疫前水平,往后看,低基数效应下的恢复性高增长将更多体现在Q2、Q4,但市场预期较为充分,难以进一步超预期,Q2有横向比较优势。优选:估值仍具有性价比的零售药店、IVD;跳出疫情复苏的高频数据,回归中长期自身景气;以环比思维、从兑现的时间线考虑布局。

  医药央国企有望延续价值重估。近年来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春风推动央国企在多元化、平台化等方面持续积极迈进,价值重估有望持续演绎。从2023年业绩趋势看, 22年低基数效应使得23年普遍具备较好的业绩兑现度,受益公司:国药系、华润系、上海医药。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可能至复苏不达预期;部分品类集采降价幅度或超出市场预期。

  2.3.10.1. 康诺亚(2162):研发进展顺利,期待未来商业化

  研究员:丁丹、黄炎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2022年净亏损3.04亿元,其中收入1.00亿元,为石药授权合作收入;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理财合计31.75亿元。整体符合预期。维持2023-2024年收入预测为0.00/2.31亿元,新增2025年收入预测为6.97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CM310多项临床有序进展,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CM310的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I期临床于2022年11月完成入组,计划2023年完成试验并申报NDA;鼻窦炎伴鼻息肉的III期于2022年年中开展,计划2024Q1前申报NDA;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申请已于2022年7月获批;中重度哮喘适应症已由石药开展关键II/III期。未来公司将大力推动CM310两项注册性临床的完成及商业化上市。

  多个产品在研进展顺利推进。CM326的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II期临床已于2022H2开展,目前正在入组工作,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Ib/IIa期已在2022年中开展,于2023年2月完成入组;CM338(MASP-2)的IgA肾病II期临床已于2023年3月启动;CM313(CD38)的SLE适应症正在进行Ib/IIa期;CMG901(CLDN18.2 ADC)于2023 ASCO GI公布优异的I期爬坡数据,并于2023年2月与AZ签订全球许可协议,未来有望拓展全球市场。

  催化剂:CM310成人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三期临床读出,CM310青少年及儿童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三期开展,CM326关键临床数据读出,CM310商业化开展。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风险,疫情对患者入组和销售放量的影响。

  2.3.10.2. 益丰药房(603939):业绩增速逐季提升,保持较快扩张速

  研究员:丁丹、张拓

  维持增持评级。2022Q1-3实现收入133.48亿元(+22.03%),扣非归母净利润7.95亿元(+16.62%);2022Q3实现收入45.98亿元(+28.01%),归母净利润2.47亿元(+29.27%),扣非归母净利润2.35亿元(+25.31%),业绩增速位于预告上沿。维持2022-2024年EPS 1.54/1.95/2.45元,考虑板块估值水平提升,上调目标价至70.11元,对应2023年PE36X,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增速逐季提升,中药贡献增量。疫情影响逐渐可控,同店增速逐步爬升,带动公司收入及利润增速逐季提升。2022Q3中西成药/中药/非药增速分别为33.42%/42.22%/0.41%,中药增速提升较快,预计主要为九芝堂带来较大贡献,后续有望进一步增强协同效应。

  保持较快开店速度,加大布局加盟业务。截至2022Q3门店总数达9781家(含加盟店1753家),2022Q1-3共新增2116家门店,其中自建/加盟/收购门店分别817/821/478家,保持较快的开店速度。2022年起加大加盟门店布局力度,带动前三季度批发业务收入达8.73亿元(+70.35%),后续加盟业务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费用率持续改善,稳健发展可期。2022Q3毛利率41.05%,环比有所提升,预计主要为高毛利四类药销售情况改善及中药占比增加所致。费用率持续改善,彰显龙头精益管理能力。疫情之下药店集中度提升趋势逐步增强,叠加处方外流贡献,药店龙头有望长期稳健发展。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2.3.10.3. 恒瑞医药(600276):收入环比改善,业绩拐点渐近

  研究员:丁丹、张祝源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发布公告,22Q1-Q3实现营收159.5亿元,同比下滑21.1%,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下滑24.6%;Q3单季实现营收57.2亿,同比下滑17.2%,环比增长20.4%,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31.5%,环比增长19.5%。边际改善迹象显现,整体符合预期。考虑到疫情、产品迭代的影响,下调22-24年EPS预测至0.67(-0.04)、0.77(-0.08)、0.91(-0.10)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3年目标估值PE 60X,上调目标价至46.2(+3.7)元,维持增持评级。

  季度环比改善。预计主要受益于销售调整接近尾声、疫情缓和、新药放量及仿制药集采渐出清;我们预计未来业绩增速有望持续改善:1)公司涉及单次集采销售额最大的第5批集采影响基本消除,后续集采涉及品种节奏相对缓和,仿制药业务有望企稳;2)新药有望持续放量。伴随着达尔西利、瑞维鲁胺获批,上市的创新药增至11个,多数品种处于放量期。瑞格列汀(DPP-4)、阿得贝利单抗(PD-L1)、SHR8008(CYP51酶抑制剂)、SHR8554(MOR激动剂)等多个分子处于NDA阶段,获批后将贡献增量。

  ADC平台值得期待。多个ADC分子成功获批临床,抗HER2 ADC产品SHR-A1811快速进入临床Ⅲ期阶段,公司正在探索多项SHR-A1811联用方案,包括与阿得贝利单抗(PD-L1)、氟唑帕利(PARP)、吡咯替尼(HER2)等,巩固内部产品矩阵。

  催化剂:市场拓展超预期;新产品获批上市。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药品价格波动;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

  2.3.11. 食品饮料:配置优势凸显,长期保持乐观

  外资青睐消费,着眼长期价值。近期我们与多家外资机构就食品饮料板块未来投资机会进行深度交流,短期来看2023年外资资产配置中重视自上而下研究,站在全球资产配置视角来看A股消费板块则是资产配高性价比选择:1)年初至今消费释放了较强的复苏势能,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2023年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2)消费板块估值较前期低位有所提升,但消费资产尤其是相对受益疫后复苏的白酒整体估值仍处于可接受状态。长期来看,A股消费板块长期投资价值凸显:1)中国经济增长正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外资对国内长期销量销额同比下滑,龙头表现较好。预计板块收入持平微降,潜在计提及新品规模较小使业绩增速小于收入。显示照明板块,彩电出口恢复较为明显.75英寸大屏彩电份额增长明显,面板价格企稳,有望带动黑电企业利润率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家电行业短期内受地产端数据影响较大,上游地产政策持续放松带来的效果仍需时日传导,家电终端销售未见显著复苏态势,但考虑到消费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中产消费降级与注重性价比的趋势凸显,能在平衡好自身的产品升级,与市场需求结构性下降的个股表现有望超预期,同时考虑到部分品类边际数据呈现改善迹象,且海外去库存时长已持续较久,我们预计下半年有望逐步好转,可以对于二季度末三季度的复苏谨慎乐观。

  2.3.12.1.飞科电器(603868):坚定高端化转型,电吹风升级趋势显现

  研究员:蔡雯娟、樊夏俐、李汉颖

  上调目标价至101.31元,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品牌升级战略落地,直销占比提升,Q3收入表现符合预期,销售费用率环比改善带来业绩超预期。考虑到电吹风业务复刻剃须刀升级逻辑之趋势显现,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EPS为2.40/3.07/3.68元(前值2.40/2.93/3.52元,幅度0%/+5%/+5%),同比+63%/+28%/+20%。参考同行业,我们给予公司23年33x PE,上调目标价至101.31元,维持“增持”评级。

  22年Q3业绩超预期,收入符合预期。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37.14亿元(+29.74%),归母净利润7.42亿元(+47.57%);其中22Q3营收14.35亿元(+29.04%),归母净利润2.86亿元(+51.46%)。

  坚定深入高端化转型,电吹风品类升级趋势显现。公司从剃须刀业务入手坚定高端化转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均价提升带动收入增长。我们预计,飞科电动剃须刀均价提升至22Q3的70元左右,同比+41%。产品高端化迁移至电吹风品类趋势显现,飞科线上电吹风提价速度加快,有望复刻剃须刀升级逻辑,带动新一轮收入高增。

  销售费用率环比改善,业绩增速超预期。22Q3飞科销售净利率19.95%,同比+2.98pct,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我们认为,公司三季度流量投放费用预计相对较低,历经Q2高频大促后,公司费用投放效率环比提升,销售费用率环比改善明显。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新品拓展不确定性。

  2.3.12.2.飞科电器(603868):坚定高端化转型,电吹风升级趋势显现

  研究员:蔡雯娟、田平川、李汉颖

  公司激光投影新品C1S在性能上全面提升,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强化激光投影领域布局。我们维持22年和23年盈利预测,上调24年盈利预测,上调幅度为5.49%;预计22-24年EPS分别为1.32/1.65/1.92元,同比+51.58%/25.14%/16.58%。考虑到新显示新业务前景广阔,给予公司23年13xPE,上调目标价至21.45元。公司总市值231亿元,PB为1.37,Q3期末净现金105.49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事件:2023年3月21日晚,公司VIDDA品牌推出激光投影新品C1S,在性能上相比此前的激光投影C1提升明显。VIDDA后续计划进一步推出超高亮度的激光投影C1 Pro和便携式激光投影C1 Air。

  相比此前的激光投影C1,激光投影新品C1S在亮度、色域、对比度、校正水平等多个方面实现性能提升。亮度方面,C1S新品从1350ANSI流明提升至1600ANSI流明;在色域方面,C1S从107% BT.2020提升至110% BT.2020;在对比度方面,C1S从1000:1提升至1600:1。相比C1 6999元的价格,C1S新品的发布价为7299元,仅有小幅提升,新品具有较高的质价比。

  公司持续推出激光投影新品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激光投影领域的布局,持续提升在激光投影市场中的份额。激光投影处于快速成长期,未来前景可期。公司的激光投影在同行业竞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持续推新将进一步稳固在激光投影市场中的地位,提升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市占率提升放缓、面板价格波动、新显示新业务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