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行业

“新股不败”走到十字路口 A股向成熟市场迈进的必由之路

来源:2021-03-26 00:20:41

A股需打破“破发定成败”

对投资者来说,过往的“新股不败”是支持打新行为的关键,而对发行方来说,这样的传奇也有助于顺利通过IPO融资,双方可谓一拍即合。反之,如果有新股出现上市首日破发,则会导致打新资金大失血,进而被认为是大盘低迷的导火索。“发行价定成败”的逻辑不仅影响散户投资者,以往也会对政策产生影响。比如在2011-2012年新股多次破发之后,在超过一年多的时间里IPO实际陷入停滞状态。

事实上,“破发”绝非代表发行失败,“新股不败”更不是投资者的护身符。对上市公司来说,只要顺利实现发行上市,这次的IPO就是成功的,最多无非是一点面子问题,但相比上市这个大目标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对投资者来说,股市投资本身就不是稳赚不赔的,甚至A股还有“七亏二平一赚”之说,凭什么新股就一定是印钞机呢?在境外股市,上市首日破发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最近在美股上市的网约车巨头优步,首日交易价格都在发行价下方潜水,收盘价破发超7%。港股上首日破发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和指数的高低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也不会因此有“暂停IPO救市”的说法出现。如果A股也能像美股、港股那样,以更市场化的发行方式、交易机制打破“发行价定成败”的潜规则,无疑是向成熟市场迈进了一大步。

适度的“赚钱效应”仍有正面意义

在科创板试行注册制箭在弦上的情况下,未来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价格向发行价靠拢是大概率事件,虽然初期可能因为“余温尚存”延续炒新热度,但随着上市家数的增加,以及市场化的发行机制,出现局部破发难以避免。以此前的创业板为例,在市场化发行机制下,大约在第80家左右出现破发,而科创板拟上市公司的波动更大,估值体系也不完全以盈利水平为唯一依据,大幅波动、明显分化在所难免,这也让2019年打破“新股不败”的可能性增加。

尽管在市场化发行机制下,破发并不值得过度恐惧,但如果在局部破发的同时整体有适度的赚钱效应,则对市场有一定的正面意义。笔者认为,如果上市首日平均涨幅在5%-15%之间是相对合理的水平,这样既有利于IPO的顺畅进行,同时也让打新者有接近二级市场正常波动的利润而非暴利,压缩无风险套利空间。如此一来,“无脑打新”将不再是暴利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则是对公司基本面发展前景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