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创业板

十年时间创业板取得飞速进步 从量变到质变

来源:未知2021-03-26 00:31:19

将时间的轴线拉回至20世纪90年代,彼时,随着中国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资本投入俨然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尽快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被逐渐提上日程,而这也为创业板的正式推出提前埋下“种子”。

随着创业板2009年10月30日正式开市,在其后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创业板同样在量与质方面,取得飞速进步。

从量变到质变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的集体挂牌交易,正式开启创业板的市场交易。截至2019年10月25日,深交所数据显示,创业板市场共有775家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3697家)总数的20.96%;从市值上来看,更是由十年前的1400亿元增至目前的56765.63亿元,增长了39.55倍。

创业板从筹备、推出到发展壮大,支持了大批新经济企业上市做大做强,引导、撬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流向急需资金支持和市场孵化的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在这一行业变迁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

“创业板自推出之日起,就被赋予为创业型、高科技产业融资开辟路径,引导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川财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团队负责人杨欧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创业板是我国高新技术和资本市场发展在某一阶段的重要交点,它一方面为暂时无法达到主板的优质新兴企业提供衔接,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专业性。

深交所数据显示,在2009年创业板开板之前,深市战略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不足26%,但截至2019年9月末,深市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占比已提高至45%,前三大市值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与十年前相比已存在明显差异。

“创业板发展十年改善了A股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光大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谢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创业板成立之前,A股市场金融市值独大的特征非常明显。十年来,创业板显著改善了上市公司市值结构,银行板块市值占比由2008年年底的26%下降至2018年年底的18%,电子板块市值则由0.9%升至4.1%,计算机板块市值由0.7%升至3.2%,通信板块市值由1.5%升至2.7%,医药板块市值由2.7%升至6.3%。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透过创业板的这十年发展期,可以明显看到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崛起以及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展望未来,随着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的不断推进,预计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偏爱战略新兴产业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创业板在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贴近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特征的制度尝试和创新。

以证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重组办法》)来看,《重组办法》提出,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其他资产不得在创业板实施重组上市交易。与此同时,在简化重组上市认定标准方面,进一步取消了“净利润”指标。

张立超认为,《重组办法》允许新兴产业类企业在创业板重组上市,这将进一步引导资本活水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倾斜,尤其是鼓励核心优质的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有利于上市公司的资源整合和质量提升,符合经济承压的大环境和国际化改革的大趋势。

杨欧雯也认为,此次《重组办法》对创业板重组上市制度的“松绑”,除了进一步改善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也会切实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尤其是此次重组上市的认定标准中取消了“净利润”指标,显示出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对新兴产业“成长性”的包容,未来,创业板的战略定位将进一步清晰。

事实上,未来针对创业板的改革将远不止于此。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今年10月20日公开表示将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创业板改革,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基础制度,进一步增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制度包容性。

“可以预料的是,未来创业板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加速将是大势所趋。”杨欧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的转化时期,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将逐步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在推动金融进一步服务实体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对新兴产业的定向倾斜或不可避免,且十分重要。所以,在未来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中,预计未来创业板势必也会向新兴产业有更多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