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总量大幅回升,是重要的经济领先指标
社融总量大幅回升,是重要的经济领先指标——2022年5月金融数据点评-20220611
1、社融总量大幅修复,宽信用复苏明确
5月实体融资需求受疫情压力缓解,复工复产,以及国家稳增长措施加码发力等影响,出现显著回升,5月社融存量329.19万亿,同比增长10.5%,较上月上升0.3%。5月新增社融为2.79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88万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839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净融资的增长最为显著。其中,5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3936亿元,较上月出现显著回升,多地逐步推进复工复产复市,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轨,叠加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出台和加码,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在5月筑底反弹,宽信用复苏明确;政府债券净融资1.06万亿元,同比增加3881亿元,政府债发行进一步加速;本月表外融资表现不一,共减少1819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少减810亿元,监管对非标融资进一步松绑,延续边际宽松趋势。
2、信贷有所回暖,政策驱动明显
5月信贷总量大幅回暖,信贷结构依然呈现短贷和票据融资强劲,中长贷偏弱的格局。5月住户贷款增加2888亿元,同比少增33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同比多增3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同比少增3379亿元。全国疫情好转,居民短贷需求有所回暖,但中长贷受房地产市场低景气度影响,依然较为低迷,若6月房地产销售仍保持低迷,央行存在补降LPR的可能性;企事业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42亿元,同比多增32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51亿元,同比少增977亿元。部分地区5月依然经历了较长时期的疫情管控,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因此5月企业信贷结构延续了短多长少的特征,银行票据冲量行为依然活跃。
3、货币供应量出现分化,M1与M2剪刀差进一步负向走阔
5月M1同比增长4.6%,较上月降低0.5%,依然处在低位,主因5月房地产销售依然不见起色,同时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受阻,对高流动性资金的需求低所致;M2延续增长趋势,同比增长11.1%,较上月提高0.6%,M2高增速主要由居民高储蓄、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等因素共同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5月M1与M2的剪刀差进一步负向走阔,说明实体经济活化率依然较低,后续需进一步修复。
4、总量是最重要的先行指标,后续结构改善可期
总体而言,5月金融数据总量上较上月出现大幅好转,承接了1月至3月持续复苏回暖的趋势,虽然结构欠佳,但社融结构只是经济的同步指标,社融总量才是最为重要的经济领先指标,经济预期更应该关注社融总量领先指标,无需过度担忧结构问题。历史经验看,在经济复苏的初期,短贷和票据融资占比高,结构不佳属于正常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实体经济很难在经济下行时期有自发性融资需求,必须要政府通过逆周期手段进行调节,因此在经济修复阶段社融结构欠佳是情理之中;另一方面,政府在进行逆周期调节时,短贷和票据融资占比高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总量增速高正是政府逆周期调节意图的体现,往往预示着后续经济将进一步修复向上。5月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不断加大对企业纾困、就业民生的支持力度。在政府逆周期调节的推动下,6月金融数据很有可能会迎来更为强劲的复苏,后续社融总量增速大概率将上行至11%,随着市场主体接力,数据结构预计也将出现明显改善。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宽信用是确定的,而货币政策受海外加息、通胀压力、货币政策空间有限等约束,宽货币空间不断被压缩。目前经济回暖趋势已经基本明朗,预计后续社融将延续回升态势,因此中国债市收益率存在上行压力,我们建议继续保持短久期,不宜低估经济复苏的强度。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不及预期,疫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