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昼夜来活就干 “双11”目击快递站点极限时速
“加班加点,配送速度更快”
下午1点多,陆续有快递员送完一趟回来了。这会儿大家进进出出,手里抓紧吃点零食、泡面,营业部办公点一时有些热闹。27岁的孙彬也没顾得上正经吃饭,处理了上午带回来的待寄件、客户的退换货需求之后,下午2点,又准备出发了。
“你没看到早上那一趟,车顶上码得老高,还得用绳子捆好固定。”一边将快件装车,孙彬一边向记者介绍。按照“双11”成倍的快件量,单靠原来的人手肯定不够。这次,营业部的快递员临时增加到20名,大家一趟趟满载满出,避免快件囤积。同一个区域,孙彬跟快递员“小二”一起搭档,送完早上一满趟,再加上两人一分,中午这趟的快件量已经不至于夸张。
“平常一个人一天送150件快递左右,‘双11’期间,得两个人,每人每天有三四百件。”孙彬说。这几天,孙彬都是晚上12点多收工躺下,早上5点半起来接着干活。不仅要争分夺秒,还要比平常送得更快。
分拣可以请人支援,但是装车不行。快递车厢就好比快递员的“棋盘”,手中快件犹如棋子落下,那看似随意的堆叠是他心中的格局排布,有他的秩序和讲究。大部分放在车厢内锁好,有几件稍大的快递被放到了车顶,还有几个小件放在了驾驶的座位上。他解释,一路上会先经过哪儿,再经过哪儿,放在车顶和身边的,随手好拿。看起来是装快件,那小标签条上密密麻麻的地址原来已经了然于心。
“上学的时候没觉得近视,干这行倒有点近视了。”孙彬像是开玩笑。但手到眼到心到,要送得快,没点本事不行。
办公大厦上下班有点,必须赶在4点之前把快递送完,然后立马到小区配送……这条路线跑了一年多,孙彬已经有了不少经验,而“双11”这种特殊时期,更是要将平日的窍门用到极致。
抵达办公楼前,孙彬卸下小拖车,将重物快速码好,然后取出大袋,装下其余小件。进了电梯,先将重物卸下到相应楼层,再由上至下,开始一一配送。孙彬的脚步很快,在楼道里,常常一个转弯就不见了踪影。他的记忆更强,当记者拿起小包裹苦苦搜寻公司门牌号时,他脱口而出,“顾客座位就在进门右手的拐角处。”这些工作常用的细节,在特殊时期便更见功夫。
加班加点,抓紧派送,抢出时效,“双11”期间,全国有200多万名快递员像孙彬一样忙碌在一线,完成一年中最需要跟时间赛跑的一场“大赛”。
预售、仓储、分拣更聪明
不只是这一个快递站点,在全国许多快递业务场所,忙碌的场景都与之相似。正是在物流快递人员的争分夺秒下,“双11”物流战绩也持续刷新。
根据菜鸟智慧物流的统计,“双11”快件签收过亿时间越来越短:从2013年的9天,2014年的6天一路缩短到2018年2天多。今年“双11”,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反映,11月11日凌晨付款,最早的甚至第二天上午就收到取件通知了。
除了处在物流末梢的站点配送越来越快,前端的预售、仓储、分拣也更聪明了。
一方面,巧借预售“做文章”。本次“双11”,不少平台都推出了预售模式,用户可在预售期内先付定金。这样,根据预售数据,结合日常交易量及购物车等大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相当数量的商品会被运往离客户最近的营业点。等“双11”当日用户付完尾款后,货物便可从就近的站点直接发货,大大缩短以往所需的物流时间。
例如,京东自10月18日便开启了长达12天的“双11”预售,而天猫的预售期始于10月21日,持续到11月10日。对快递公司而言,过去在11月11日之后往往要面临堆积如山的订单,送货压力巨大,而今相当一部分订单被前置,可以适当减轻后面的配送压力。
同时,电商和快递企业在物流环节上更加看中科技的运用。
一些企业早就开启了智能仓库模式。菜鸟在未来园区使用了传感器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配合来代替人工巡检;京东物流投用了智能物流仓群,不同层级的机器人(13.400, 0.06, 0.45%)仓达到70个。在分拣环节,苏宁上线了专门应用于小件货物及拆零件的机器人。
晚上6点,北京的天色已经暗下来,路灯渐次亮起。孟凡雨还在停车场坚守着,而孙彬又装满一车快递,驶入车流中,把“双11”的“战果”赶紧送到消费者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