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门票依赖症 景区多元化更具活力
海南就是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受益者。国庆假期前三天,海口、三亚、博鳌免税店接待游客超过8万人次,销售额1.36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当游客来到一个地方游玩,除了参观景点外,丰富优质、性价比高的各类地方特色产品同样能让游客慷慨解囊。
国庆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凸显景区多元化经营活力,也指明了中国旅游产业的升级之路。以往,不少景区经营者总把眼光局限于景区的“门内”,在门票收入、“园中园”加收费用上打主意,殊不知此举过于短视功利,有损广大游客的消费体验和游玩体验。景区经营者应该将眼光扩展至“门外”,通过品质化、差异化的运营思路做好旅游产品,提供好服务,顺应国人旅游休闲的需求趋势,让游客在吃、住、行、玩等方面尽兴和舒心,才能真正实现品牌形象与经济收益的双赢效果。□毕舸(财经评论人)
“猫狗在也能远行” 假期需求催火新业态
无论是宠物寄养还是汽车租赁,都是因为解决了消费者在假期旅游中的痛点,才会成为“假日经济”的新业态。
国庆长假结束,与之相关的消费数据也相继出炉。经文化和旅游部综合测算,今年国庆7天假期全国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今年是实行7天长假制度的第20个年头,旅游出行的人次已从20年前的2800万升至数亿,“假日经济”对社会消费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重要。
“假日经济”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广义上包含双休日消费、节假日消费和大节日消费。如果按照消费角度分类的话,前两者的消费更多集中在居住地附近;大节日消费更偏重于异地旅游消费。因此,“假日经济”大多与旅游消费相关。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假日经济”呈现出新的气象,并催生了很多新的业态。
对于家有萌宠的人来讲,每到一个假期都要经历一番纠结,如果选择出行旅游,宠物又该怎么办?由亚洲宠物展和狗民网共同调研的《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24亿元,比2018年增长18.5%。千亿级的萌宠经济早已成为现实,并向细分领域拓展。从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到宠物培训、宠物寄养、宠物保险、宠物殡葬等已经形成一条宠物经济产业链。
但遇到长假旅游时,一个现实问题就来了:带上宠物一起远行,显然不是很方便。《白皮书》中提到:有46.9%的宠物主人被“携宠出行难”所困扰。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宠物寄养因此成为“假日经济”一个新的业态,有效解决了“猫狗在、不远游”的痛点。宠物寄养业务的创业成本并不高,对团队的专业性要求也不大,但商业利润却非常可观。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寄养服务通常需要提前预约,寄养费用也会比平时提升不少,可见宠物寄养业务在假期的火爆程度。
假日经济还催火了另一个刚需新业态,就是汽车租赁行业。汽车租赁行业的兴起凸显出旅游品质的提升,从各大出行APP的订单可看出,国人旅游出行的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以前是由旅行社大包大揽,现在则是自驾游、定制游盛行。汽车租赁行业兴起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内交通的快速发展,自驾游虽好,但最大问题在于长距离跋涉会加重旅行负担,“高铁出行、落地租车”的形式以及中高端房车租赁服务因此成为新的汽车租赁模式,可有效解决国人“自由式远行”的痛点。
实际上,无论是宠物寄养还是汽车租赁,都是因为解决了消费者在假期旅游中的痛点,才会成为“假日经济”的新业态。本质上来说,“假日经济”的仪式感不仅仅来源于中华民族深厚传统文化的沉淀,更是一种“体验的需要”,即赋予物质消费的文化价值、体验价值,这与我国消费趋势改变密切相关。一方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说,GDP、人均收入等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逐渐从单纯的物质感官体验向着文化价值转变,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从个人马斯洛需求角度来看,微观个体离不开精神需求。既然消费者的偏好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国内旅游及周边产业的发展,也应赋予文化内涵,插上体验的翅膀,顺应消费者的偏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融入新的消费元素,这才是“假日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