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多元化企业集团崩盘启示录
2019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让我印象最深的经济现象是一大批中国著名的民营企业集团,从年初到年末接连爆发资金链断裂新闻,陷入彻骨寒冷的濒临破产重组的困境,包括海航、三胞、丰盛、金盾、盾安、精工、银亿、新光……
这些集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资产大多在500亿以上;
旗下平均都有2家以上上市公司;
产业横跨平均5个以上;
创始人绝大多数是1960-1970年间出生;
公司创立时间多在20年以上;
集团资产负债率大多在60%以上。
这些集团的发展路径也大致相似:
第一步:创始人先从事一个行业,从小公司做到该行业领先乃至成功上市。
第二步:创始人自信心爆棚,从产业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希望能在其他行业再复制第一个上市公司的成功经验,于是把第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贷款(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股票上市后,三年内不能出售;三年后也不能随便套现,否则一公告影响股价),因为中国证监会严禁同业竞争的原因,股票质押贷款出来的钱不能投资于原有主业,必须进入新的行业寻找投资机会。
第三步:由于各种因素,新进入的第二个产业也发展顺利,几年后又产生一家上市公司,这时集团创始人基本上就进入“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自信心爆棚阶段,于是就迫不及待地在第二家公司上市后,把该公司股票质押套现继续寻找第三个行业、第四个行业……
第四步:当发展到十年后,这些集团平均有了百亿资产和至少一家上市公司后,各种社会荣誉和光环纷至沓来,许多老板都甚至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当地各大金融机构负责人争相给他们贷款,钱来的太容易了,于是老板们头脑发热加速扩张,左手尽可能从股市及银行、债市募资,右手尽可能寻找各热门行业的投资机会下注……
第五步:当中国经济狂奔猛进30年,终于在2019年进入实质性大调整之际,这些多元化扩张的民营大集团们,突然发现自己直接从酷暑进入寒冬:公司原有主营业务进入发展瓶颈期停滞不前,新兴业务陷入竞争红海不断烧钱,公司每年产生的经营性现金流,覆盖不了几百亿的债务所产生的利息,于是被迫玩起了“十个锅7个盖”的资金游戏,拆东墙补西墙,正常融资通道堵死就从民间集资,资金利息成本也一路水涨船高。
第六步:终于有一天,这些集团下面一个规模才几亿的小信托产品或债券产品出现违约,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瞬间各路债权人蜂拥而至上门追债,集团顿时资金链断裂,债务危机爆发。
第七步:因为这些几百亿规模的大集团都是当地龙头企业之一,也是当地重要的用工大户和税收大户,地方政府基本都会参与到拯救这些集团公司的事务中,出钱出力稳定局面;同时这些集团开始资产大甩卖套现自救。但发展至此,这些集团基本都元气大伤,能度过此次债务危机就是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