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寒冬期下的创业者经历
另一个直接的刺激就是《泰囧》和《致青春》的票房巨大成功,两位演员初次执导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尤其是《泰囧》借鉴了美国好莱坞公路喜剧的“套路”,让业内开始反思是否可以通过电影工业化重新俘获观众的心。
王义之此时一篇《致青春》的营销分析文章登上了虎嗅头条,借写作的“敲门砖”他逐步认识了许多电影营销和制作公司的管理者、创作者和行业研究者,“也是通过这个机遇认识了我后来的合伙人李湛。”
创业婴儿期:寻找合伙人
与王义之不同,1975年生人的李湛属于北京“大院”子弟。北师大英文系毕业,后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读传播学博士。2008年,李湛入职好莱坞知名咨询公司尼尔森娱乐。
李湛注意到好莱坞的数据管理体系已经渗透了整个电影项目,从制作到发行都有严密的数据分析参与全程。然而每每回国和国内从业者交流,似乎都没听说过这样的管理流程。于是,李湛决定回国创业,并通过朋友认识了刚崭露头角有着相同想法的王义之。
“见了面,我就跟他说‘你是为了电影行业而生的’,我认为李湛是当时对好莱坞市场理解最深刻的中国人。”王义之回忆。
王义之认为,当时中国的影视行业就如同早年间的房地产行业一般分散,集中度低,单个企业的市占率不高,并且相对于北美缺少企业服务的平台型公司,“而在企业服务中,当时唯一可以在中国落地的事情就是市场调研。”
2014年,王义之决定当一名北漂,北京凡影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李湛一开始作为顾问参与,一年后正式成为合伙人。
“婴儿”时期的凡影只是一个四人小团队,一方面想要给市场科普工业化理念,另一方面还在内部磨合。
王义之直言:“我们俩的逻辑完全不同,甚至是报告的格式都产生了分歧。他在美国写过很多这样的市场研究报告,但分析视角、呈现方式、表达逻辑我觉得与国内有些水土不服,但他的报告非常严谨,并且拥有非常独立的第三方立场,这是我很赞赏的。”
潜伏在中美娱乐两市的“加减”商机
根据王义之的观察,美国电影行业市场机制与中国并不相同,呈“漏斗”型。
美国电影市场每年新增3万个有一定创意水准的新方案。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每年大约买走3000个剧本,大约是总量的10%左右,然后分别投入或高或低的预算进行开发。最终开发完成的大约有200多个,但拍好走向院线的仅有100多个,剩下的没有宣发费用的项目都录制成了DVD绕过院线进入市场。
支撑整个好莱坞不断做减法的,是艺术创作人才队伍雄厚。好莱坞对人才的“虹吸”100年间都没有间断过,欧洲、美国、墨西哥等地的文化创意人员源源不断涌向好莱坞。
王义之表示,不同于美国市场“做减法”,他的初衷是为中国的影视行业“做加法”,解决的是“艺术家们对市场缺乏理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