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股票
整体而言,我们在无控制权公司的经济竞争力反而比具控制权公司的公司来得佳。可能的原因是,在股票市场上我们可以合理的价格买到部分优秀企业的股权,而若要透过购并谈判的方式买下整家公司,其平均价格可能远高于市价。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买入股票的价格必须合理,买入价格过高是老天爷也不同意的事。只有买入价格合理,才能谈得上确保获利回报。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1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从整体而言,伯克希尔公司在不具备控股权企业方面的投资,其经济竞争力反而要比具备控股权企业方面的投资来得好。究其原因在于,伯克希尔公司买到不具备控股权企业的股价,要比通过谈判整体买下某家企业的价格低得多。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伯克希尔公司并不像有些投资者所想的那样动不动就控股公司。是不是整体买下某家公司要考虑许多因素,巴菲特通常列出的标准有五六条,其中必有一条是买入价格是否合理。如果当部分购买该企业比整体购买该企业价格更合理,他同样会选择不具备控股权的投资方式。
巴菲特认为,虽然绝对控股权和不具备控股权,两种方式在会计核算上有所不同,反映在伯克希尔公司财务年报上的经营业绩也截然不同,但他从来不以暂时的经营业绩论英雄,而是着眼于长远。
巴菲特说,他在1980年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就详细探讨了伯克希尔公司不具备控股权部分投资所创造的业绩在核算上有什么不同。
他对股东们说,他很乐意和股东或潜在股东们探讨这些话题。他坚信,虽然这部分企业所创造的经营业绩不能反映在伯克希尔公司财务年报上,可是它们和伯克希尔公司具备控股权的企业(它们的经营业绩可以在伯克希尔公司财务年报上统一反映出来)一样,归根到底仍然是属于伯克希尔公司的,最终构成伯克希尔公司内在价值的一部分。
巴菲特强调,伯克希尔公司究竟拥有整家公司还是仅仅持有部分股权,并没有特殊偏好。但过去的经验表明,一方面,伯克希尔公司更多的是大笔投资,尽量避免小额投资,这是因为他认为,如果一件事情一点也不值得去做,那么就算是把它做得再好也没有用;另一方面,伯克希尔公司部分持有股权的投资,其股票交易价格会更低。
他说,总体来看,伯克希尔公司愿意以每股a美元的价格买入一家优秀企业10%的股权,而不是以每股2a美元的价格买入该企业100%的股权。而奇怪的是,大多数经营管理层是倾向于后者的,而且理由还不少。归纳起来,这些理由主要有:
一是公司管理层容易兴奋和激动。相对而言,在伯克希尔公司即使购并成功在望,巴菲特形容自己“心跳也不会加快一下”。
二是大多数公司管理层追求的是“规模”而不是“获利”,他们在衡量其他企业时也是如此。他说,你可以问问那些《财富》500强企业的负责人,如果按照获利能力来排列的话,他们的企业会排在第几位?没几个人知道。因为他们不关心企业获利这个更重要的问题。
三是大部分公司管理层过度沉溺于小时候所听到的白马王子的故事,以为一个即将倒闭的企业被他们购并后,就会凭着他们优异的管理能力马上脱胎换骨、起死回生似的。
巴菲特承认,公司管理层有这种乐观态度是必需的,否则自己怎么会甘心情愿地以每股2a美元的价格买下该公司、而不是以每股a美元的价格从证券市场上买入部分股权呢?然而,只有当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时,“白马王子”才会真正出现。
其一,你买到的该股票特别适应通货膨胀,无论这一特征是你有意还是无意间注意到的。这些企业的特征是,很容易调高产品价格,并且不会影响销售量或市场占有率;或者,只要增加额外及少量资本支出,就能使得销售额大幅度增加。当然,这种销售额大幅度增加不一定是产量增加的缘故,很可能是因为通货膨胀因素造成的,但这不要紧。只要符合上述两个特征,即使你用过高的价格买入该股票也照样获利,因为你可以随意通过提高产品售价来提高经营业绩。
其二,你是一位经营奇才,具有“无所不能”的本领。巴菲特兴奋地说,例如汤姆·墨菲就是这样一位经营奇才,他有能力把购并目标放在上面所述的那类公司身上,同时他本身所具备的管理才能又能在这方面使他成为佼佼者。但巴菲特承认,像汤姆·墨菲这样的人才实在太少了,以至于到最后发现还是回购股份是最实在的。
巴菲特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伯克希尔公司会持续地以合理的价钱购买股票,无论是购买整家公司还是部分股权都是如此。
他在伯克希尔公司1981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年伯克希尔公司几乎谈成了一笔大买卖,那家企业与其公司管理层都是巴菲特特别喜爱的那一类,可最终仍然因为价钱谈不拢而放弃了。巴菲特说,如果坚持购并下来,很可能会影响伯克希尔股东长期利益的。
说到底,买下这家公司后,伯克希尔公司的规模固然会扩大,但人员素质却会变差了。当然,今后如果遇到特别适应通货膨胀的那一类企业,伯克希尔公司仍然会以不错价格买入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股票,无论是买下整家企业或部分股权都是如此。如果价格不合理,这桩买卖就应当放弃。决不要有在高价买入后寄希望于奇迹发生这样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