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要看权威媒体的消息
媒体是当前散户获取信息的最基本来源,散户可以较好地利用与掌握。对于炒股的朋友来说,要了解的并不是社会上所有的消息,而只是有关股市的那部分消息,更确切的是,有益于自己获利的真信息。但是新闻媒体过于泛滥,其提供的消息真假不一,让投资者无所适从。散户应该了解,只有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才具有参考价值。
例如2009年6月1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国务院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政策的相关报道,划转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并对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至转持政策颁布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的股份,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禁售期的基础上延长三年禁售期。这一举措意味着不仅全国社保基金将获得巨大的资金充实,股市的减持压力也将缓解。
例如 例如从6月22日开盘到7月3日收盘,看到报道的交易者大肆进货,大量资金涌入股市,股指也扶摇直上,上证综指上涨6. 47%。而有些不知道消息的投资者则不知就里,看着这样的局面发愣。
散户在时间、资金、专业知识、技术设备等方面处于弱势,获取信息的能力极为有限,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依赖新闻媒体,而且散户对信息的加工、消化和判断能力也比较差。他们往往仅盯着新闻媒体发布的各种信息,一旦媒体公布利好消息,他们就大量跟进,造成股价攀升,反之,一旦媒体出现利空消息,他们就盲目撤资,造成股价下降。但是看媒体信息也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因为其中不乏炒作和霸权的成分。杭萧钢构(600477)是2007年中国股市的一大热点,然而这一热点的形成,除了杭萧钢构签订了安哥拉一大项目合同之外,很大程度得益于各类媒体不厌其烦的炒作与媒体霸权的狂轰滥炸。
《新闻联播》因为对客观性要求较高,是很多散户的最好的信息风向标。无论是中国最早出名的股民杨百万还是目前控制市场走向的众多基金经理都认为:《新闻联播》甚至比上市公司的公告更值得研究,是字字都值得玩昧的晴雨表。
2007年,给无数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的“5·30”大跌前,《新闻联播》用了长达一分钟的时间报道广发证券的违规内幕交易,结果是题材股全面下跌。
2007年10月,股指已经超过6000点。10月中下旬,《新闻联播》加上《新闻30分》《经济信息联播》用了空前的力度提示股市风险。紧接着就是大盘蓝筹飙高后回落,将大盘死死拖住。
大多数散户是把《新闻联播》发布的消息当做政策和文件来解读的。它和《经济新闻联播》《证券时间》是散户公认为专业股民必看的三档节目。
2007年,中国船舶股价已经在200元下方徘徊多时。8月20日,《新闻联播》播出了《自主创新,打造国际造船一流企业》的头条报道,新闻中除了强调企业自主创新取得成绩,更直接指出高价股中国船舶的产品订单都已经排到2010年之后。捕捉到这个消息的散户立刻嗅到了利好的气息,股市行情看涨,到10月12日中国船舶直接冲过了300元。
不过,《新闻联播》从来不会直接说出股市涨跌,因此解读《新闻联播》就显得格外重要,必须做到文本细读才有意义。在美国,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的讲话内容就是投资者们的信息参考,当时,人们不但要研究其讲话内容,甚至还研究格林斯潘的动作表情,因为这里面也包含一定的隐藏信息。对于《新闻联播》的解读,也需要这样细致、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