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个国家级经开区建设主体可上市啦!经开区影子股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意见》明确,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相关工作由证监会等单位负责。该项利好政策,也被视为经开区板块集体IPO的重磅信号。
与此同时,各类产业基金、银行、险资、证券市场主体等均可参与此轮经济开发区的市场化融资之中。上述《意见》明确表示,国家级经开区可以加强与相关投资基金合作,充分发挥产业基金、银行信贷、证券市场、保险资金以及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等作用,拓展国家级经开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投融资渠道。
消息发布不久,市场热议纷纷。有中介机构感叹,当前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正在越来越收到重视。在化解地方经济资金链紧张、推进新一轮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中,股市无疑将发挥重要的角色。
“目前全国有219个国家级经开区,对于每个区可以有多少建设主体可IPO,国务院的这份文件里并没有进行限制,因此理论上每个经开区都可以有多家建设主体上市。这样算下来,一个上千家规模的拟IPO群体已经初具雏形。”一位投行人士分析。
创新经济亮点
经开区市场化提速
那么,如此受到重视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到底是做什么呢?
5月29日,在国务院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详解了国家级经开区的情况及此次国务院发布的推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新措施。
据了解,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国在沿海12个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不断向内陆扩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开区,遍布31个省(区、市),其中东部地区107家,中部地区63家,西部地区49家。
王受文表示,经过国际化、工业化的发展,不少的国家级经开区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或者城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区域经济增长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5月8日的国务院会议中提出,国家级经开区采取管委会模式,管委会一个职能部门往往对接所在地政府的5-8个部门,大幅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效率。此外,管委会还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一站式投资服务大厅,项目在引进、建设、投产全流程中均可享受精细化服务。
同时,不少国家级经开区在新经济发展方面也做出了不少新的尝试和探索。例如,南京经开区设了高新园,加快引进培育引进人工智能领先企业、领军人才、新型研发机构,现在已集聚超过120家人工智能企业;吴江经开区则大力推广“机器换人”,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投入的补贴资助。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国的11.3%;实现财政收入1.9万亿元,同比增长7.7%,占全国的10.6%;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占全国的20.4%。实现进出口总额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全国的20.3%。国家级经开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外向型经济发展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分析认为,上述《意见》的出台,将通过竞争引导市场资金、人才、技术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倾斜,并激励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中,通过市场融资的功能,更大力度地发挥经济开发区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