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银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上市潮” 中小银行成主角
有资深银行业人士表示,银行上市募资规模往往远超其他类企业,证监会最终的发行批文往往会削减其发行规模,以避免募资规模巨大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2016年银行IPO重启后,除上海银行募资规模达106.7亿元外,其余城商行募资规模多在35亿元至75亿元,个别农商行募资规模仅为数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认为, 中小银行募集资金、规模不达预期主要与当前市场对中小银行的风险情况和盈利情况不太看好相关,也跟拟上市公司自身的选择有关。王一峰表示,募资规模要平衡资本市场的可接受程度和资金余缺,“毕竟银行存在同质化竞争因素”。
审核坚守审慎原则
尽管当前银行上市节奏加快,但监管对发行审核仍慎之又慎。从近期获批上市的银行情况看,资产质量、业务拓展能力,以及银行股东确权与股权架构等仍是发审委关注的重点。
此前,市场对于银行流动性风险有所担忧,对此,武雯表示,这对监管审核中小型银行上市并没有直接影响,监管依然会鼓励满足上市条件的优质中小银行上市,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银行金融体系本身就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方面,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实际上有利于中小银行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先天不足的共性问题,比如,公司治理相对不够完善、业务结构较为单一、同业负债占比较高等,但整体来看近年来绝大部分中小银行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一些先天问题也在逐步改善,但未来监管可能对于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审核会更加关注。”武雯称。
董希淼也表示,银行上市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补充资本以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监管出台了包括永续债、优先股等措施,并不是为了银行自身的发展,或者说不仅是为了银行自身的发展,银行稳健运行,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将能起到支撑作用。”董希淼强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