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市场

内银股频现零成交该如何破局(内银股投资价值)

来源:金融投资报2023-03-05 15:49:48

  内资银行股可以选择在港股上市之后,再调转方向回到交易活跃的A股市场。通过两大市场的再融资功能,有望使内资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此举不但重塑了内资银行在港股的品牌形象,也可能会慢慢摆脱港股零成交的尴尬局面。

  在港上市的一些内地银行股,近期受到了投资者的冷遇。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收盘,30余家港股内地银行股中有12家银行平盘,甚至不少银行全天成交量为“0”。其中,威海银行更是出现连续60个交易日零成交的情况。而类似的零成交行情,绝不止威海银行一家,还有不少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出现零成交行情。与此同时,港股上市的内地银行亦面临着股权转让方面的困难。例如江西银行、贵州银行、九江银行、天津银行四家银行股,在其股权转让披露期到期时,仍然没有见到接盘方出手接盘,纷纷遭遇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

  在港股市场上,内资银行股普遍存在流动性低、成交量清淡的现象,一方面与这些中小银行本身的投资价值较低有关,另外一方面也与港股的流动性较差不无关系。以2月24日青岛银行为例,当日A股成交额3980万元,港股成交额仅为29.15 万元,不到 A 股成交额的1%。由此可见,内地银行股频现“僵尸股”,与上述两大方面的因素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市场情绪也在深刻影响着内资银行的股价变化,特别是当一家内资银行股的成交量一旦开始趋向于不活跃,它就有很大的可能性走向越来越不活跃的方向,直到港股投资者对交易该只内资银行股彻底失去兴趣。

  港股中的内资银行股遇冷,背后的根源或与这些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差、资产获取能力相对较弱等诸多因素有关。虽然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中,有一部分银行业绩近年来出现增长,但对其股价产生的良性影响效果有限。归根结底,一家上市银行股价上涨的动力,源自与该行的内在价值,而银行的内在价值则主要体现在其核心竞争力上面。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低迷、监管趋严、区域性银行自身发展不足等众多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核心竞争力均普遍较低。

  此前,包括威海银行在内,国内一些地方性中小银行在A股上市受阻转而去香港上市,但上市后却并未受到资本的青睐,银行股大面积破净,成交量也格外惨淡,这让他们的赴港上市变得意义有限,让市场感觉其仅为融资“止渴”赴港上市。需要指出的是,在A股全面注册制实施之前,相较于港股,A股IPO门槛较高,且上市流程又较长,这对于亟需补充资本金的内地银行而言,赴港上市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如今,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零成交频现,很多投资者不禁要问:这种尴尬局面该如何破解?笔者认为,对于这些内资银行股而言,可以选择在港股上市之后,再调转方向回到交易活跃的A股市场。通过两大市场的再融资功能,有望使内资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此举不但重塑了内资银行在港股的品牌形象问题,也可能会慢慢摆脱港股零成交的尴尬局面,不失为一个解决内资银行股成交稀疏的好办法。近年来,从内地中小银行赴港上市的情况来看,其总体市场行情远不如A股。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香港市场内资银行股回归A股或是大势所趋。当前,在内地证券市场注册制全面铺开的背景下,A股上市门槛已经大幅降低,未来预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内资银行股纷纷回归A股。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尽管港股市场难尽如人意,但是仍旧有不少内地银行对赴港股上市兴致勃勃。其中,高度市场化的注册制、发行架构多元化、上市门槛相对较低等港股特有优势,对于一部分内地中小银行来说,依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基于内地和香港金融环境、金融历史不尽相同等方面的因素,港股和A股的注册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总体而言,A股全面注册制是具有鲜明中国市场特色的注册制,属于监管之下的注册制。但无论如何,A股全面注册制的到来,仍是一次历史性的巨大进步,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已迎来里程碑式的变革。这一方面符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另外一方面也是吸引在港上市公司回归A股的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