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投资高手罕见集体解盘
如同我们开篇所言,已经走完的行情很容易解释,一旦要做预测,市场就翻脸不认人,这由复杂系统的本质决定。
粗略估算,影响股市一天之内涨跌的因素或超100个,影响一年走势的因素应该不少于10个,影响十年走势的因素则两三个足矣。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错误地认为短期预测更简单,因为解释昨天的涨跌很容易,只要抓住100个因素中的一两个即可。其实明天的涨跌与昨天的表现基本无关,因为很难将100个因素原封不动地复制到明天。作为基金经理,我也偶尔会对市场的过往表现做些分析,却始终拒绝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非不愿,是不能。
但投资毕竟是基于预测的工作,不做预测,如何决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未来往往埋在历史中。马克·吐温曾说:“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
我的理解是:历史规律在宏观的、抽象的层面更可靠;在微观的、具体的层面要慎用外推。在投资中,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准确预计时间与空间(什么时间股票会涨到什么价位),但在长周期内却可以做到模糊的正确。
基于这个朴素的道理,我们对长期的、宏观层面的前景可以乐观一些:
首先,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自发的调节过程。201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但与OECD国家相比,中国仍是“穷亲戚”。美国人每年消费掉其GDP的80%,日本的这一数字为70%,韩国超过60%,我国仅略超50%。中国人整体而言仍在“节衣缩食”,将大比例的物质资源投入到扩大再生产。消费型社会的实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手段。所以,在相当长时间内,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或者说唯一推动力。但投资的方向会经历自发调整,高端制造业是最大有可为的方向。
其次,中国从不缺乏创新的基因。在科技领域,虽然原创的基础理论我们提出的很少,技术层面的发明我们却做了很多,四大发明只是其中的代表;在商业领域,虽然我们在颠覆式创新方面做的不多,却是渐进式创新的最有力推动者,这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驱动。
最重要的,市场估值的水平处在历史低位,从长期维度来看,估值水平是长期走势的最核心预测指标,尽管它与短期走势无关。
我们同样不能忘记,历史进程在微观个体层面是充满随机性的。对企业家而言,主观能动性往往屈就于政策、供需关系、竞争对手的策略乃至运气等外部因素,过去的优异表现,在未来往往难再现。
简而言之,在宏观大势上要保持乐观,在股票选择上要小心求证。中国一定会诞生伟大的企业,但伟大的企业寥若晨星,优秀的企业百里挑一,平庸的企业俯拾皆是。
孙子兵法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对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多考虑不利的局面,为最差的情况估值,是为安全边际。可喜的是,当前市场中并不缺乏这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