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贴牌生意”背后有何玄机 医药贴牌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靠“贴牌”打法在A股上市、毛利率甚至一度赶超茅台的南极电商(002127.SZ),其贴牌生意经正在被一众上市及知名药企效仿。如同“南极人”,这些药企可以做到自己不作任何生产,却能让市场上满是贴上了公司商标的商品。
诸如以下两款减肥产品,“白云山”牌奥利司他胶囊、“江中”牌果蔬丽人清畅颗粒,其包装上显示的生产厂家并非白云山(600332.SH)及江中药业(600750.SH),而是另外两家企业,其中一家生产企业还曾因广告违法被监管。
除了白云山及江中药业,同仁堂(600085.SH)、南京同仁堂、华北制药(600812.SH)、神奇制药(600613.SH)、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等,也存在类似现象,相关产品还曾多次被消费者投诉。那么,这类生意以何种方式开展?带来的收益如何?
01
贴牌成风
结合市面上的产品信息来看,这些冠上了各大药企商标的产品,大多为化妆品、保健品、食品,以及少部分药品。而商家在宣传上往往不会露出实际生产厂家,消费者若不仔细甄别,很难发现其中玄机。
如上述的“白云山”牌奥利司他胶囊,“江中”牌果蔬丽人清畅颗粒,淘宝上的买家秀产品图显示,其生产厂家分别为植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亦为该产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武汉一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元堂”)。企查查的股权穿透关系显示,这两家企业与白云山、江中药业并无明面上的股权关系。
其中,一元堂还曾因虚假宣传被监管,被食药监局通报为“重大违法广告”。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2015年,一元堂的保健食品“一元堂牌知本天韵胶囊”,保健功能为“抗氧化”,广告宣称“吃巢之安养已经3年,刚一养巢,老失眠、老便秘就改善了,脸色红润起来,声称不是减肥药胜似减肥药”。该产品已被省局在全省范围内采取了暂停销售行政措施。产品相关批准文号也被收回。另据企查查,公司还曾在2022年8月及11月两次被责令整改。
目前,由一元堂生产的“江中”牌果蔬丽人清畅颗粒,正在天猫江中旗舰店上售卖,月销量超过1000次。
还有华北制药的五黑膏,该产品在知乎等社交平台上既有名声又有争议。
一方面,在有关头发白转黑的话题下,不乏用户对该产品的推介,内容均以华北制药的上市背景为背书;另一方面,亦有不少用户购买后,发现该产品并非华北制药生产,委托生产方为安徽合韵国药有限责任公司,直言该产品是打着上市公司名义的“智商税”,“是普通食品却以药品宣传”。该产品在部分淘宝店的月销量已超过1000次。
南京同仁堂亦是如此,旗下的化妆品、保健品、食品等大部分均为贴牌生产,截至2023年3月15日,黑猫投诉上有关其的投诉结果为328条,投诉内容集中在“销售无效减肥产品”、“承诺无效可退现不处理”、“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等。
北京同仁堂也遭遇了同样投诉。2月16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上表示,其在阿里健康大药房购买的北京同仁堂陈皮,通过扫条形码得知品牌为“燕可源”,包装背面则显示为“若小姐”,但包装正面却显示为“北京同仁堂”,消费者认为其买到了假货,找客服理论后也未获得合理解释及处理方案。“大品牌就可以为所欲为?诱导消费者消费这种产品?”该名消费者如是表达了不满。
3月12日,同样有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上表示,其在阿里健康大药房购买的北京同仁堂锌镁片,产品主图及产品详情页中误导消费者,标注这款产品为北京同仁堂诚安药材有限公司出品,产品品牌为同仁堂,但其所收到的商品包装简陋,生产厂家为安徽万花草保健品有限公司,包装上明确标注注册商标为岁益荣,北京同仁堂诚安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仅为经销商。
02
收益如何?
《投资者网》查询相关上市公司年报及官网发现,上述产品均未显示,而这些产品并非上述药企生产,缘何能在包装上冠上公司商标?公司是否能从中获得收益?一些上市药企在其投资者问答中给出了答案。
如白云山,作为知名老牌上市药企,旗下的大部分产品消费者均耳熟能详,如“王老吉”、“金戈”等。但目前,市面上流通了大量消费者不熟悉却又标注有“白云山”商标的产品,如“王老吉岁岁牛酒”、“王老吉吉啤”、“哔嗨啤”等产品,这引发了投资者好奇。
此前曾有多名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询问白云山,这些产品与公司的关系,是否为公司生产?白云山回复称均是下属企业授权其他企业进行生产、销售,目前销售规模较小。《投资者网》在翻阅公司年报后发现,这类产品及公司相关的下属企业,尚无对应的销售数据披露。
再如神奇制药,去年11月,有研究文章称,“经研究发现热炎宁合剂可促奥密克戎感染者核酸转阴,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因旗下拥有“神奇”牌热炎宁颗粒,神奇制药亦成为了新冠药物概念股,股价连续6连板。
但推动神奇制药股价强势上涨的“神奇”牌热炎宁颗粒,却并非公司生产。公司期间发布公告称,“神奇”牌热炎宁颗粒系神奇制药下属孙公司重庆神奇康正医药有限公司品牌授权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截至目前,该产品年内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内,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不超过0.06%;对公司当年毛利贡献在10万元以下,占公司当期净利润不超过0.18%。
华北制药、同仁堂及江中药业等,年报中亦无对应产品的销售数据披露。综合来看,在这些药企中,除神奇制药通过相关产品获得了短暂的市值上涨外,其他公司未因此获得明显收益,还引发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质疑,药企的这门生意,图什么?
03
衍生其他矛盾
事实上,根据用户的投诉内容以及在微博、知乎上的发帖,针对这些产品,消费者虽然在购买前无法充分识别,但在掌握产品的生产或销售信息后,已学会运用企查查、食药监局等平台,来获得生产厂家的工商信息、以及产品的行政许可信息,避免二次被“忽悠”,并适时进行维权。
而这些贴有公司商标、“隐秘”在公司财报及官网中、却活跃在消费者眼前的产品,正在制造出更大的矛盾。
去年7月,据红星资本局报道,广药集团发布了《关于有不法分子假冒我集团或子公司进行招商的声明》。声明称,多家以“王老吉运营中心”名义招商的公司与其并无隶属关系。
声明显示:“2021年以来市场上陆续出现多家公司以‘王老吉运营中心’的名义,通过违规使用我集团商标甚至伪造我集团相关授权文件材料,模仿我集团装潢、宣传材料、工装等方式进行招商,以我集团或下属子公司等名义开展业务,误导商户以为该类企业是广药集团相关联的企业,上述行为不仅给相关商户造成了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我集团的品牌形象。”
被违规使用商标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国药集团身上。
今年1月3日,国药集团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部分市场主体未经授权,擅自在生产、销售的产品、服务或对外宣传中使用“国药集团”“SINOPHARM”等注册商标,动辄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名义进行宣传,误导经营者、消费者、投资者等社会公众,严重违反我国市场竞争法律法规,严重损害了国药集团品牌形象,严重侵害了社会公众合法权益。
对有关主体的违法侵权行为,国药集团已采取向市场监督管理机关投诉、向公安机关报案、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法律措施,依法严厉追究其法律责任。
同时,国药集团展示了未获授权使用国药集团注册商标企业名单,包括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药材”)在内,共计67家公司。据企查查,国药药材是国药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中药(00570.HK)持股25%的公司。
整体来看,药企不管是主动亦或是在不知情之下“被”跨界到其他领域,但对消费者而言,其是基于品牌背书方进行购买。若产品承载不了品牌实力,无疑会加速品牌价值在消费者心理的贬值速度,增加一系列风险及信任成本。面对“贴牌”产品,品牌无疑应该表现出更高的使命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