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快讯

中国公募版图秘密曝光!近九成公司扎堆于此,是何原因?京沪粤"性格"各有不同

来源:数据宝2023-02-27 12:33:02

  

  历经25年发展,中国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产品和公司数量、股东来源等都发生大变化,唯独区域分布至今仍保持着“京沪粤三足鼎立”格局。

  最早的“老十家”自不必说,即便是在其他地方注册的后起公募,也纷纷将办公地点往京沪粤挪。基金公司扎堆这些地方,主要是为了发展协同,即与所在区域的其他经济主体(如金融机构、交易所、上市公司等)形成充分的金融配套,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在长时间聚集后,三地公募逐渐形成出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如谈及上海公募时,高大上、国际范等词语就自然脱口而出;深圳因有着众多创业型公募,则被贴上了“草根”标签;北京公募更多与“股东背景强大”联系在一起。地域特征不仅是感性直观的,还是理性客观的。如券商中国记者获取的数据显示那样,三地公募的权益和固收产品占比,是各地域公募整体风险偏好的体现。这些地域属性未来会更加明显,会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化。

  京沪粤公募占比超85%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下称“天相投顾”)以基金业协会披露的基金公司注册地为口径,将市场155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划分为北京、上海、广东及其他地区四大区域,从公司数量、管理规模等维度,在接受采访时向券商中国记者呈现了中国公募版图的整体概貌。

  具体看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分别为24家、69家、39家,占全国总家数比例在85%以上,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且在时间上呈现出了持续性。比如天相投顾观察到,2020年以来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均选址京沪粤三地,且以上海和北京为首选注册地(两地新成立公司分别为6家和4家)。而成立于2000年前后的“老十家”基金公司,更多是在广东和上海(分别为5家和4家),仅华夏基金在北京注册成立。

  根据银河、工银瑞信的股东工商银行以及泰康基金的股东泰康资管等均坐落于此。“鉴于此,在股东方能够给予销售层面支持的背景下,若将基金公司设立在北京,基金销售渠道的沟通与拓宽则更具有便利性。”

  更为有趣的是,不同地区公募的投研氛围,居然也存在差异性。

  基金圈内某位资深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说到,上海公募数量占比接近全国一半,投研圈的互动氛围很好,平时下班和周末的交流比较多,各种沙龙等活动也很多。相比之下,深圳公募比较草根,投研圈的互动比较少,基本是各搞各的,基金经理投资也不看啥大思路,主要是钻研个股,以自下而上的调研和基本面研究为主。北京方面,该人士表示因为高校、部委等资源丰富,宏观方面的消息会对基金经理的投资有影响,因此整体的投资框架会偏向于自上而下或者是上下结合。该人士还透露到一个长期观察的现象:位于广州的易方达和广发基金因为都属于广发系,管理层较为稳定,投研部门相互之间基本不会互相挖人,所以两家整体发展较为平稳。

  “上海在历史上就是远东金融中心,如今也是外资机构聚集地,外资公募自然会往此靠拢。有些合资转外资的公募,未来有可能会搬来上海。但和其他外资机构一样,外资公募也存在水土不服现象,有些公司业务近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主要原因除了不适应(或者是不认同)本土商业环境外,投资思维也和国内机构不太一样。外资投资风格主要分两类,一是主动性的集中持股(有别于策略单一的大规模基金的被动持股),二是低波动。但这几年业绩好的基金,大多具备均衡和轮动特点,这是外资公募难以做到的。”上述中型公募内部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