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快讯

上汽大众“换帅”,以创新之力重振旗鼓是否为时已晚?

来源:估值之家2023-02-24 18:36:00

  自开年以来,上汽大众将迎来“换帅”消息不胫而走,大家都十分好奇“接棒”的将会是怎样一个人物。而正如大家所预期的一样,这家中国最大也是经营最成功的合资车企,开年不久就官宣上汽大众将由一个最懂智能座舱的CEO“接棒”,可谓意料之外又确属情理之中。

  上汽集团2月20日消息,原上汽大众总经理陈贤章因工作需要调任上汽集团副总经济师、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延锋)总经理贾健旭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

  至此,上汽大众这次“换帅”与其说是一次60后到70后的新老交接,倒不如说是上汽大众一次意义深远的“自救”。

  “理工老将”的务实之路落下帷幕

  陈贤章出生于196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并取得德语系研究生学位,可谓科班出身。1988年陈贤章加入上汽大众工作,担任发动机厂厂长助理一职,后于1994年参与前期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筹建工作,历经20余年成为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算得上是上汽集团元老级人物。2014年8月,从业35年的陈贤章接棒张海亮担任上汽大众总经理,是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上汽大众总经理。

  在陈贤章执掌上汽大众的9年间,鲜有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理工科出身的陈贤章向来以低调、务实著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管理风格,在外界看来,基本上是“不得而知”。

  在过去日子里,我们或许能从细枝末节中感受到陈贤章发挥了其源于工程师的理性务实思维,带领着上汽大众走过了历史的最高峰,并开启了革命性的智能新能源转型新时期;同时,也经历了上汽大众新旧动能转换时刻的阵痛以及斯柯达品牌的濒临退市。

  这漫长9年中,陈贤章既保住了上汽大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体量,也遭遇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的江河日下。

  在其刚上任时,中国汽车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后的首个调整期,各类品牌竞争格外激烈:一汽-大众、上汽通用、日系等合资品牌加速争夺市场份额,而自主品牌凭借SUV产品迎来快速发展期。

  彼时,通用汽车百年来的第一位女掌门玛丽?博拉刚接过前任艾克森的交接棒,便在中国汽车市场创下350万辆的销售伟绩,大众狼堡再次坚称“中国,是第二个故乡”。

  那一年,除了备受期待的国产途锐,大众旗下核心车型已经全部国产化。不过,作为2014年的新科冠军,一汽大众选择了保守,把2015年的销售目标小心翼翼地定在185万辆,相比2014年的182万辆,仅提升3万辆。

  应对这一形势,陈贤章主要聚焦企业内部的运营和变革工作,深度调研了中国消费者偏好,以充足的论据与外资方展开谈判,成功实施了一系列车型本土化和年轻化的运作以迎合中国市场,同时做出了助推SUV战略布局的全面落地、带领品牌突破年销200万辆、导入MEB平台、投建新能源汽车工厂、ID.纯电家族成功上市等一系列出色成绩,开启了上汽大众电动化、高端化新篇章。

  2014年,即陈贤章作为新帅之时,便向上汽大众交了一份足够优秀的答卷。上汽大众新车销量即达到171.09万辆,同比增长11.99%,虽然仍以3.5万辆及5.6万辆的差距落后于上汽通用及一汽大众,但也算是完成了当年160万辆的销售目标。

  彼时,为抢占中国这一市场,自主品牌也在一年内接连推出了将近20款SUV车型,来势汹涌。陈贤章一方面要应对合资车企间的胶着竞争,另一方面要应对自主品牌的猛烈进攻。

  紧接着,2015年上汽大众便实现了181.21万辆的销量,成为国内车企销量冠军;其中,朗逸、途观、Polo、帕萨特在细分市场销量均排名第一。

  至此连续四年,上汽大众稳坐国产车企销量冠军宝座,从行业第三成长为行业第一,而上汽集团也成为中国首家年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的车企,累计产销量从1,100万辆增至2,600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上汽奥迪成立,这不仅意味着上汽大众高端化迈入了历史性进程,更是上汽大众全新营销模式实践载体。如同一个新生儿,上汽奥迪正式开启了新旅程,随着奥迪A7L、奥迪Q5等产品的推出,奥迪品牌在中国不再是刻板公务车形象,而是标志着年轻时尚的品牌特点,吸引了如保时捷、特斯拉MODELY等车主的青睐,而全新奥迪也成为打造奥迪全球品牌形象的新引擎。

  时间来到2019年的那个平安夜,中保研公布的帕萨特碰撞评测结果,A柱弯折溃缩开始让帕萨特车型的信仰崩塌,上汽大众也随之“低下了骄傲的头颅”。

  随着帕萨特A柱断裂事件的持续发酵,此事件一度成为上汽大众口碑软肋,这似乎也正式成为上汽大众往后销量不断下滑的转折点。

  同年,上汽大众被一汽-大众以微弱优势反超,失去了中国乘用车销量市场冠军头衔。

  随后在2020年,受到A柱断裂事件影响,上汽大众品牌的销量持续下跌至139.5万辆。根据乘联会公布的2021年度销量数据,上汽大众品牌零售量仅134万辆。

  始料未及的是,帕萨特的这场碰撞,打得陈贤章措手不及。只是,陈贤章还未深刻认识到,另一层危机正在逼近,甚至比帕萨特的危机,更为迫切。

  同年,由于疫情、“缺芯”等外部挑战不断,且汽车行业也由内燃机时代进入到电动化时期;加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燃油车市场逐步受到冲击,传统车企一边力图保持自身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纷纷踏上了新能源领域转型之路。

  早在2016年的广州车展上,陈贤章便提出过上汽大众“共创2025”战略,即2021-2025年在继续保持汽油车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上汽大众将推出基于大众集团首个纯电动汽车模块化平台MEB平台的多款纯电动车型,而在随后上汽大众紧锣密鼓的行动中,上汽大众也展现出惊人转型决心与力度,努力成为“值得信赖、最有价值、富有创新精神的汽车合资企业”。

  2020年,上汽大众安亭MEB工厂落成,该工厂成为大众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全新建造的工厂。这个投产时间点,虽说晚于特斯拉临港工厂,但在合资车企中却属于遥遥领先,与同集团下的上汽通用奥特能工厂相比,早了整整一年。依托这座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工厂,随后上汽大众一年内陆续推出ID4X、ID6X、ID3以及奥迪品牌Q5e-tron等多款纯电动产品车型,产品数量多于大众在华的另一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

  在陈贤章的带领下,上汽大众积极推动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堪称大手笔,但也未能如愿地打开市场。

  据上汽集团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上汽大众全年销量为132.08万辆,同比增长6.3%。尽管在一众传统车辆整体销量下浮的情况下,上汽大众仍实现了逆势增长,但整体规模有所萎缩,仅只有2018年70%的水平。

  进入2023年,叠加春节假期、国补退坡等因素影响,1月车企销量整体“降速”;上汽集团实现产量27.54万辆,同比下降41.13%;实现销量23.8万辆,同比下降47.75%。其中,上汽大众产量达到约7.56万辆,销量达到约7.20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9.59%及44.8%。

  同时,以目前现状来看,“纠缠”了数年才拿下的上汽奥迪,近几年同样表现不佳;生产了半年的奥迪A7L,连续遭遇停产、召回风波,让本就没有历史和口碑的车型更加雪上加霜。

  这位昔日的销量霸主,不仅被一汽大众反超,还被比亚迪、长安汽车等一众自主品牌赶超,在国内的销量也已经掉出了前三名。

  前不久,上汽大众的ID系列因车机系统大面积黑屏卡机问题频发,引发车主集体声讨,再加上鼓刹,小面轮胎等问题,不少消费者表示没有感受到这一系列电动车的诚意。

  据上汽集团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上汽大众新能源车型销量有所增长,全年销售量为9.7万辆,同比增长78.2%;其中ID.纯电家族全年销售7.49万辆,在上市20个月时间里,累计销量仅达到10万辆;虽有成效,但对于曾年销200万辆的上汽大众来说,还远远不够。

  总体而言,在所有合资品牌里,上汽大众算得上是最早拉开电动化转型帷幕的巨头之一;大众ID系列在华的发展却并未达到预期,电气化转型也还存在着诸多考验。

  时至今日,上汽大众传统燃油车口碑走低,电动化变革未达预期,陈贤章治理下的上汽大众,在这几经动荡的汽车市场的队伍里,受到豪华品牌下探、自主品牌上攻、造车新势力崛起等多方夹击,最终落下了步伐。

  据上汽大众内部人士表示:“此次是集团自然的人事变动,因为陈贤章即将在明年年满60岁,临近退休时提前一年或半年做岗位调整也是国际惯例,这更有利于合资企业的平稳过渡。”面对新汽车时代的挑战,此次上汽大众的提前部署,也是为了应对新能源普及时代到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此前,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在访华期间,更是释放出加速集团在华转型,强化中国市场战略意义、聚焦前沿技术,发展本土伙伴关系等积极信号。

  近两年,上汽大众无论是ID系列产品的推出还是在软件上大手笔投入,种种不遗余力的举措无非是想保住其霸主的桂冠。

  只是,在这日新月异的汽车新时代,上汽大众已意识到进入新阶段的挑战尤为艰巨,加之陈贤章变革成效甚微,让上汽大众的“复兴之路”显得力不从心。

  陈贤章固然有他的许多先见之举,为上汽大众深入转型打下了坚实地基;但依然没能熬过销量下滑和新产品爬坡的阵痛期,变革终归还是不够彻底。

  因此,在这最关键时刻上汽大众急需要新的“舵手”来肩负起转型与变革重任;对于陈贤章来说,此次人事调整或许更有着退休让贤的意味。

  以“创新之力”接棒,绘电动化赛道蓝图

  眼下,正值这家有着近40年历史的车企,站在全新的赛道上,赢取新的竞争,将成为贾健旭的重任。

  作为上汽大众的新帅,上汽大众双方股东均认为,贾健旭是承接合资企业发展,继续推进用户聚焦,加强中德合作、推动新赛道变革转型的合适人选。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贾健旭对于汽车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更加深刻,并拥有着调动运转供应链资源能力;同时其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视角将进一步加快推动上汽大众在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的创新变革。

  1978年出生的贾健旭正值职业生涯黄金时期,履历十分惊艳。年仅45岁的贾健旭是一名在汽车座舱和整车国际业务领域摸爬滚打超过22年的汽车“老将”,曾负责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欧洲市场开拓工作,为上汽品牌在海外快速发展开疆拓土立下过汗马功劳;2018年2月起,贾健旭担任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名列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前列的“全球最大的汽车内饰供应商”,产品服务涵盖智能座舱、汽车内饰、汽车座椅、汽车外饰、座舱电子、智能安全等多个领域。延锋在贾健旭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智能化、国际化转型发展,实现智能座舱产品全面落地并不断延伸海外业务布局;从传统的零部件供应商,全面转型为专注智慧生产、科技研发,提供数字化座舱解决方案的智能制造企业,延锋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不仅克服疫情困扰和全球供应链重构,而且销售收入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更令人震惊的是,贾建旭坐镇指挥一支由5,600多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在已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的240多个生产与研发基地,同步开展工作,全面推崇全球化分工。

  “现在的产品研发就像高手过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他看来,全球化协作提高了企业研发效率,从8小时单兵作战变成了24小时协同研发,大大提升了研发效率。

  从上汽延锋的改造思路来看,贾健旭的确有着出色的变革能力,秉承着“主动出击、提前布局”;而且,他本人非常看好传统大厂利用专业零部件分工及其研发效能的提升,来助力企业实现“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尽管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深耕多年,但贾健旭并没有受制于OEM主机厂的“客户思维”,反倒磨练出强烈的“用户思维”。在2019年举办的一次行业论坛中,贾健旭在做主题分享时就谈到:“我们是在一个B2B的业务模式里面,但我们不能满足于B2B,还要B2C,让我们所有的开发人员都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因为我们的产品是给客户带来安全,带来舒适,带来娱乐的东西,我们最终不是取悦OEM,而是消费者。”

  总体看来,贾建旭一直以创新为宗旨,带领着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时刻紧追消费者需求作出自身改变,保持行业领军者地位不说,还成为了汽车产品智能数字化时代的关键供应商。

  此外,贾建旭还有另外一层身份,是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或许大部分人对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比较陌生,但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同样隶属“上汽系”;而上海实业交通电器的最大股东是华域汽车,华域汽车的一把手正是现任上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虹。

  有媒体报道称,此次贾健旭调任上汽大众总经理,正是陈虹亲自任命。因为,“尽快把上汽大众带回正轨”,摆脱“艰难渡劫”的印记是陈虹明年6月退休之前的首要大事。

  显然,陈虹对贾健旭寄予厚望。

  据上汽大众内部人士表示,与众多车企一样,公司需要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贾健旭则拥有年轻化的优势,也具备对智能化企业的深入认知,关键是还有大多数人所没有的调动运转企业供应链资源的能力。“在汽车消费快速更新迭代背景下,我们需要继续推进更年轻化、智能化的改变。”该内部人士同时表示。

  “集团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较慢。”上汽集团曾坦言,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公司会尽力布局。不过从公司内部整体比较来看,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尽管增速较好,但整体占比仍比较小。“今年,公司合资品牌不管在布局还是销量上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希望能实现优于行业整体增速的增长。”

  据估值之家了解,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上汽集团将继续全面推进“纯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新能源技术路线,强化自主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据悉,2023年,上汽集团定下了整车销量60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50万辆、海外销量120万辆的目标;2025年上汽集团预计新能源汽车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40%,三年内实现翻番。

  眼下,汽车行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浪潮中,在中国自主品牌早已占据先发优势情况下,合资品牌开始变得被动。相比于体系品牌对电动化战略的后知后觉,上汽大众算是比较激进的。

  至于贾健旭以其智能座舱专家和全球化运营高手的身份是否能给上汽大众带来更具活力的形象,推动上汽大众新能源赛道深层次的变革,外界尤为关注和期待。

  上汽大众这艘航帆将驶向何处,我们唯有交给时间去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