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猛增628.93% 晶奇网络科技提交招股说明书
近日,安徽晶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奇网络”)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157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本次IPO,晶奇网络拟募资2.16亿元,用于基于县域医共体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医疗保障综合管理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智慧养老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据发现,公司业绩增长较为明显,但却未能完成对赌协议中的业绩承诺。
估值猛增628.93%
招股书显示,晶奇网络成立于2006年,聚焦医疗医保、民政养老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为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等客户提供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主营业务可划分为软件产品、运维及技术服务和系统集成。
公司拥有的客户群体包括政府部门(卫健部门、医疗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及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单位。
2016年6月,晶奇网络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挂牌期间,公司进行了三次增资。
2016年11月,晶奇网络的增资价格为1.73元/股,是参考了2015年末每股净资产协商确定。
2017年2月,公司以2元/股的价格发行了200万股,由公司股东冷皓、卢栋梁、刘全华分别认购60万股,股东宋波、李友涛等人分别认购5万股,合计认购200万股。以2元/股的价格来计算,彼时,公司估值约为8400万元。
2017年12月,公司以13元/股的价格发行了510万股,由安元基金、磐磐投资、紫煦投资、兴泰光电分别认购240万股、100万股、90万股和80万股。
由于每股发行价格剧增,公司估值也增长至6.12亿元。短短的10个月时间内,公司估值的增幅高达628.93%。
对于三次增资定价差距较大,公司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增资对象不同。2016年11月和2017年2月的两次增资是公司向内部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发股份,增资价格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协商确定;2017年12月增资是向外部机构投资者增发股份,增资价格以同行业公司平均估值水平为基础协商确定。
未能实现对赌目标
从业绩上来看,2018年-2020年(下称“报告期”),晶奇网络实现的营收分别为1.59亿元、1.59亿元、2.05亿元,净利润分别2450.68万元、3872.57万元、6180.8万元,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但即便如此增长,公司却未能完成对赌协议中的业绩承诺。
2017年年底,公司引入外部投资者时,公司股东冷浩、卢栋梁和刘全华与安元基金、磐磬投资、紫煦投资和兴泰光电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之补充协议》,约定了晶奇网络的经营指标、上市计划等对赌条款。
具体来看,晶奇网络2017年度和2018年度经审计扣非后净利润不得低于6500万元,若未能达到5850万元,则未完成经营目标,需要现金补偿;2019年6月30日前,公司未能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事宜向证券监管部门提交IPO申请材料并被受理,则需要回购股份。
实际上,2017年-2018年,晶奇网络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976.59万元、2109.65万元,业绩未达标。同时,截至2019年6月30日,晶奇网络也未能向证券监管部门提交IPO申请材料,触发了现金补偿和股权回购条款。
经公司股东冷浩、卢栋梁和刘全华与机构投资者协商一致,双方签订了《关于安徽晶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认购协议之补充协议(二)》。
对于业绩未达标的情形,冷浩、卢栋梁和刘全华需向机构投资者补偿现金1491.75万元,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支付;将上市对赌变更为,如晶奇网络至迟未在2022年12月31日完成IPO工作或未完成被上市公司的收购,机构投资者有权要求公司股东冷浩、卢栋梁和刘全华回购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晶奇网络的股权。
深交所也在问询函中要求晶奇网络说明,公司未能完成经营目标的具体原因,晶奇网络的经营环境、客户结构是否在对赌协议签署之后发生重大变化。
对此,晶奇网络指出,这是因为公司跟踪的意向性订单受政府机构改革及财政预算安排的影响,客户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延缓。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据发现,公司收入的地域性较强。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华东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5.04%、59.02%、65.83%,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华东地区,且集中在安徽省内,在华东地区其他省份实现的收入占比较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公司表示,这主要是公司自成立起就深耕于安徽市场,与安徽地区的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安徽省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随着“医共体”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的推出,公司在安徽省内业务收入逐年增加。
但随着业务发展,公司服务区域将逐步向全国其他区域拓展,但由于医疗医保信息化领域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公司未来市场拓展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对未来经营规模和市场区域扩张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也居高不下。
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0628.71万元、11011.64万元和15024.98万元,占当年度的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7.05%、69.4%、73.46%,占比逐年增加。
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末,公司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856.29万元、3904.15万元和5246.98万元,占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7.46%、35.45%和34.92%;公司长期应收款余额分别为1524.45万元、3166.65万元和3547.08万元,其中1年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余额分别为871.11万元、1526.22万元和1929.45万元。
对此,公司也坦言,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应收款项余额呈增长趋势。若未来公司欠款客户的资信状况发生变化,导致付款延迟,可能存在部分应收款项不能及时回收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入,对公司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如果客户丧失付款能力,公司将因发生坏账损失对公司利润造成负面影响。
温馨提示:A股月底最大焦点来了,千万注意这一点!最新行情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