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创业板深改之路 提风控投研之能
从首批28家到如今77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5.6万亿元——十年间,创业板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国信证券成功保荐了蓝思科技、华宇软件、智莱科技等58家公司,这一数量在全市场排在第一位(截至2019年10月底)。
十岁刚过,创业板开启了改革再出发的新征程。日前,上证报就创业板的发展之路、未来的改革方向等问题,对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董事总经理兼医疗健康业务总部总经理李天宇进行了专访。
论创业板十年之功
“毫无疑问,创业板是非常成功的。”论及创业板十年之功,李天宇表示,十年间,创业板为近800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募集资金合计接近7500亿元,带动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以及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下,创业板极大地助力了中小企业发展,社会意义显著。
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是,创业板市值第一的企业一度是一家养猪养鸡的公司,创业板似乎没能像纳斯达克一样培育出伟大的企业。李天宇认为,要培育伟大的企业,资本市场作为融资平台的作用只是其中一环,更需要整个市场及社会土壤的孕育。“市值第一的企业是养殖公司并不是问题,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诞生了一家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养殖企业非常正常。创业板作为一个板块能够满足大多数企业的融资需求,那么这个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成功的。”
李天宇也强调,伟大企业的诞生需要时间来沉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才二三十年,创业板也才刚刚十年。纳斯达克也是在过去四十年内,淘汰了约1万多家企业后,才培育出我们熟识的那些伟大企业。请给予我们的资本市场更多耐心。”
谈创业板所遇之难
在创业板改革呼声四起,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珠玉在前的情形下,剖析创业板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显然也是必要的。
“创业板上市的利润要求,其实是两年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但是在实操上,大都有四五千万的利润水平,创业板与中小板的边界日益模糊了。” 李天宇表示,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是保护投资者及市场稳定性的多维度考量。
李天宇认为,对于企业融资额的预设式限制,非公开发行投资者数量的规定,对企业负债率45%及连续两年盈利的规定等制度,目的是防止过度融资,但也加大了企业再融资的难度。
议创业板改革之路
在李天宇看来,注册制仍然是创业板改革的大方向。“只有在注册制的框架体系下,其他的改革政策才能够铺开落实。真正回归到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后,上市的隐性门槛便有消除的可能性。上市条件也能真正回到创业板设立时的初衷。”
李天宇同时表示,创业板的定位需要与科创板保持一定的差异化。具体而言,创业板可以更加突出“创业”这一特色,不局限于硬核科创,以更加包容的制度来接纳成长创新型企业,强调产业的多元化。就如创业板设立时的定位,服务成长创新型企业,青睐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及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新商业模式企业。
李天宇认为,创业板改革需要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上市不是终点,以上市为最终目的则很可能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质量。有进有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至于再融资制度,李天宇认为加快推进制度改革,可以参照香港市场的做法,提高再融资的灵活性。“制度限制实际上是要防范再融资的滥用。但据我观察,中国的企业家大多还是负责任的,上市后企业家还是非常忙碌地为企业效益而努力。”
事实上,11月8日,证监会已就创业板再融资新政征求意见,拟取消45%资产负债率及连续两年盈利要求。创业板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日益临近。
迎创业板未来之机
在创业板深化改革及实施注册制的预期之下,潜在的更庞大的投行业务量,更加自主的发行选择权及定价空间等变化,预示着券商行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李天宇认为,改革在带来机遇的同时,对券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然,改革对于所有券商都是重大的机遇。但是注册制也强调从严监管,压实中介机构的责任。这对于券商来说,都是新的挑战。”为此,券商需要提高合规内控及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在定价自由度空间放开之后,券商的自主定价能力也需要相应提高。“国信证券一直以来有着丰富的中小企业储备,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也培养了对于中小企业的风险把控能力。未来还需要将整个投行的思路转变到注册制框架下。”李天宇表示。
“在审核制的框架下,投行更多关注企业的合法合规性、财务真实性等内容。但是投行对行业的理解和对企业的研究其实是不足的。这也意味着价值发现能力或者说定价能力的不足。”李天宇表示,将思路转变到注册制框架下,需要券商及投行内部架构的相应改变。目前,国信证券投行部已着手建立自己的研究团队,并将持续吸收对行业有深刻理解的研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