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

光大宏观: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2022-10-12 15:01:20

  核心观点

  事件:10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9月货币金融数据。人民币贷款新增2.47万亿元,前值1.25万亿元;社融新增3.53万亿元,前值2.43万亿元,存量同比增速10.6%,前值10.5%;M2增速12.1%,前值12.2%。

  核心观点:9月新增社融再次超出市场预期,延续8月回暖态势。政府端,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前置,叠加专项债结存限额9月落地规模较小,导致政府部门净融资延续回落态势;企业端,在政策性金融工具、重启PSL、增设专项再贷款、融资利率下行等多重政策扶持下,企业贷款需求企稳回升,推动企业部门净融资延续同比多增;居民端,汽车消费景气仍然高于往年同期,但商品房销售维持低迷,居民部门净融资延续收缩态势。

  展望来看,社融增速年内大概率仍将维持窄幅震荡,10月有望维持上行,11月至12月阶段性承压,全年增速在10.5%左右。疫情反复对生产经营和线下消费的扰动,以及房地产市场走势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信用扩张强度和持续性的确认,仍有待于房地产链条融资和疫情的进一步企稳。

  融资:社融增速企稳,信贷结构优化

  9月新增社融再次超出市场预期,延续8月回暖态势。其中,企业部门新增信贷1.83万亿元,同比多增9051亿元;对公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6540亿元,大幅超出往年季节性水平。归因来看,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则,6月国常会调增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8月国常会在原有3000亿元额度基础上,再度追加3000亿元以上金融工具额度,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扩大规模。其中,6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额度已于9月基本使用完毕,在补充基建项目资本金,推动项目落地的同时,也增加了基建配套中长期贷款需求。

  二则,8月22日,5年期以上LPR下行15个基点,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行,有利于激发实体企业的融资意愿。人民银行公布的三季度调查问卷显示,总体贷款需求指数较二季度上行2.4个百分点至59%,其中,基础设施和小型企业贷款需求上行幅度较大。

  三则,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9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1082亿元,资金投向大概率为房地产和基建领域,对企业部门融资形成进一步支撑。

  展望:社融增速有望维持窄幅震荡,全年增速或在10.5%左右

  政府层面,虽然今年政府融资节奏整体偏快,但8月国常会要求用好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政府融资对新增社融的拖累有望减弱,在较强的宽信用政策诉求下,无须过度担心政府融资的缺席。

  企业层面,考虑到央行前期表态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并且9月相继重启PSL投放、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和设备更新再贷款;同时,鼓励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房地产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因而,我们预计四季度企业中长期信贷有望保持强劲。

  居民层面,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仍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商品房销售预期仍存在较大波动。考虑到,9月29日,央行、银保监会表态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9月30日,央行公告下调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叠加8月末5年期以上LPR报价利率大幅下调。在房地产政策频吹暖风的背景下,居民部门的购房预期有望继续改善,居民中长期贷款对新增社融的拖累作用,大概率将明显弱于三季度。

  货币:资金活力小幅改善,利率有望低位震荡

  货币增速剪刀差小幅收敛,资金活力修复存在波动。9月M1同比增速为6.4%,较8月上行0.3个百分点;9月M2同比增速为12.1%,较8月下行0.1个百分点。一方面,在稳增长政策诉求增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增强,同时,财政多支少收维持着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另一方面,高基数对广义货币增速形成一定拖累。

  实体信用扩张速度低于货币扩张速度,利率有望维持低位震荡。9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6%,M2同比增速12.1%,社融与M2同比增速差由8月的-1.7个百分点收窄至-1.5个百分点,表明实体信用扩张速度仍明显低于货币扩张速度,资金价格上行压力有限,利率有望维持低位震荡。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范围扩散,各地重大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1、社融增速企稳,信贷结构优化

  9月新增社融再次超出市场预期,延续8月回暖态势,表内融资多增是主要的助推因素。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明显高于市场预期(Wind一致预期为2.80万亿元),同比多增6245亿元;9月新增信贷2.47万亿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Wind一致预期为1.76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

  从融资方式来看,社融口径下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7964亿元,外币贷款同比少增694亿元,表内融资合计同比多增7270亿元,是9月新增社融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主要推动因素。其中,9月人民币贷款大幅同比多增,主要源于政策加码发力稳定信贷增长,叠加实体需求有所改善。

  另外,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2541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少增261亿元,持续拖累新增社融。政府债券同比少增,主要源于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整体前置,1月至6月已基本完成全年专项债新增额度的发行工作;企业债券同比少增,则主要源于7月房企信用风险再度发酵等风险事件的因素。

  从融资主体来看,政府部门净融资同比少增2541亿元,居民部门净融资同比少增1392亿元,是9月新增社融的主要拖累项;而企业部门净融资则延续同比多增态势,9月同比多增1.02万亿元,对新增社融形成强劲拉动作用。

  高瑞东 刘文豪: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

  高瑞东 刘文豪: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

  结构层面,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前置,叠加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9月落地规模较小,导致政府部门净融资延续回落,对新增社融形成显著拖累;在政策持续加码稳信用以及实体需求改善的背景下,企业部门净融资延续同比多增态势;汽车消费补贴等政策刺激下,汽车消费景气度仍然高于往年同期,但商品房销售维持低迷,居民部门净融资仍然维持收缩态势。

  政府端来看,政府部门的年度净融资额由于受到预算约束,相对来说是较为透明的,为3.37万亿元的赤字额度,3.65万亿元的专项债新增额度,以及5000亿元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也就是说,今年政府部门融资净额大约在7.52万亿元左右。

  由于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整体前置,1-6月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净融资34114亿元,基本将全年专项债新增额度发行完毕。因而,从7月份开始政府债券融资开始放缓,并由同比多增转为同比少增,对新增社融形成拖累作用。但随着8月国常会要求将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9月政府债券融资对新增社融的拖累作用明显减弱,10月有望进一步减弱甚至转为同比多增。

  企业端来看,9月企业部门新增信贷1.83万亿元,同比多增9051亿元,其中,对公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6540亿元,大幅超出往年季节性水平。归因来看,对公贷款(尤其是对公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多增,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则,6月1日国常会调增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6月29日国常会进一步提出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随后,8月国常会再度追加3000亿元以上金融工具额度,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扩大规模。其中,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政策工具额度已于9月基本使用完毕,相关金融工具在补充基建项目资本金,推动基建项目落地的同时,也增加了基建配套中长期贷款需求。

  二则,8月15日,人民银行超预期地将OMO、MLF中标利率等政策利率调降了10个基点;随后,8月22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利率分别下行5个和15个基点,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再度明显下行,融资成本下行也有利于激发实体企业的融资意愿。人民银行公布的三季度调查问卷显示,总体贷款需求指数较二季度上行2.4个百分点至59%,其中,基础设施和小型企业贷款需求上行幅度较大。

  三则,10月8日,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9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1082亿元,资金投向大概率为房地产和基建领域,对企业部门融资形成进一步支撑。

  高瑞东 刘文豪: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

  高瑞东 刘文豪: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

  居民端来看,居民部门净融资同比少增1392亿元,其中,短期信贷同比少增181亿元,中长期信贷同比少增1211亿元。

  一方面,4月以来各地陆续推出汽车下乡和购车补贴措施,6月疫情防控放开后,线下消费场景的恢复叠加购车补贴政策,明显提振了居民购车情绪,虽然7月后汽车消费景气有所回落,但相较往年同期仍处于较高水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9月日均汽车销量相较往年(2018年-2021年)同期均值多增2377辆,从而推动汽车分期等贷款需求相对旺盛。

  另一方面,从3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销售数据来看,今年以来的商品房销售数据相较往年同期较为疲弱,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延续收缩态势。随着年后多地放松限购限贷监管,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季节性缺口在6月大幅收缩,进而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所修复,但7月后在“停工停贷潮”等风险事件扰动下,商品房销售出现明显回落。8月以来,央行等部门先后推出按揭贷款利率下行、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房屋置换退税等措施,重新激活商品房销售市场,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季节性缺口开始呈现收敛态势。

  高瑞东 刘文豪: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

  高瑞东 刘文豪: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

  展望来看,社融增速年内大概率仍将延续窄幅震荡,10月有望维持上行,11月至12月阶段性承压,全年增速在10.5 %左右。疫情反复对生产经营和线下消费的扰动,以及房地产市场走势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信用扩张强度和持续性的确认,仍有待于房地产链条融资和疫情的进一步企稳。

  政府层面,虽然今年政府融资节奏整体偏快,但8月国常会要求用好5000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政府融资对新增社融的拖累有望减弱,在较强的宽信用政策诉求下,无须过度担心政府融资的缺席。

  企业层面,考虑到央行前期表态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并且9月相继重启PSL投放、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和设备更新再贷款;同时,鼓励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房地产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因而,我们预计四季度企业中长期信贷有望保持强劲。

  居民层面,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仍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商品房销售预期仍存在较大波动。考虑到,9月29日,央行、银保监会表态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9月30日,央行公告下调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叠加8月末5年期以上LPR报价利率大幅下调。在房地产政策频吹暖风的背景下,居民部门的购房预期有望继续改善,居民中长期贷款对新增社融的拖累作用,大概率将明显弱于三季度。

  2、资金活力小幅改善,利率有望低位震荡

  货币增速剪刀差小幅收敛,资金活力修复存在波动9月M1同比增速为6.4%,较8月上行0.3个百分点;9月M2同比增速为12.1%,较8月下行0.1个百分点。一方面,在稳增长政策诉求增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增强,同时,财政多支少收维持着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另一方面,高基数对广义货币增速形成一定拖累。

  M1-M2同比增速由-6.1个百分点收敛至-5.7个百分点,资金活力延续震荡态势。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疫情对居民部门储蓄意愿的影响较为明显,居民部门存款增速存在波动;二是,历史数据来看,企业活期存款增速与商品房销售额增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9月商品房销售的季节性缺口有所收敛,销售回款助推企业活期存款多增。

  高瑞东 刘文豪: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

  实体信用扩张速度低于货币扩张速度,利率有望维持低位震荡。9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6%,M2同比增速12.1%,社融与M2同比增速差由8月的-1.7个百分点收窄至-1.5个百分点,表明实体信用扩张速度仍明显低于货币扩张速度,资金价格上行压力有限,利率有望维持低位震荡。

  高瑞东 刘文豪: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

  3、风险提示

  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2)国内疫情超预期大规模反弹;

  3)各地重大项目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