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三大支柱建设将成为未来资产管理行业“蓝海”
11月23日,由中国证券报举办的“激发经济新动能共赢资管大时代——2022中国银行保险业财富管理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养老三大支柱建设正在快速稳步推进,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建立完善,资管机构服务养老三大支柱建设的方向路径和制度遵循也日益清晰,养老三大支柱建设也将成为未来资产管理行业全新的“蓝海”。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认为,未来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应该形成一个多元主体参与、多类金融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的全面发展格局。未来,关于养老的政策可以持续加大力度、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整合好市场各方资源,共同推进我国养老第三支柱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首席投资官、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军辉表示,个人养老金体系建设将带来新的增量市场。不少市场机构测算,养老三大支柱建设至少可带来资管机构6万亿元至8万亿元的增量委托资金。在本质上,寿险产品与养老金十分相似,作为成立之初就以管理“长钱”为主的保险资管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长期管理长钱积累的专业化优势,探索服务养老三大支柱的有效路径和产品形式,积极服务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周延礼指出,保险业要立足于保险专业的优势,积极实践养老金融改革的发展任务要求,构建以保险为核心的康养生态模式,为我国养老保障事业发展,贡献保险的力量和智慧。
周延礼建议,要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一是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应尽快理顺各自职责,明确整体监管、信息平台管理、专用银行账户管理、机构与产品管理等方面的分工合作机制,推动建立个人养老金标准化运作流程和信息交互系统。二是应切实把充分保护个人养老金参加者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关注养老产品合法性、运行规范性、披露完备性、适度流动性;加强专项养老金融产品认证管理,建立个人养老金产品专用标识制度;公开专项养老金融产品认证信息、管理信息、收益信息等,营造公平、透明、自主的市场环境。三是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督导各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履行宣教职能,提示老年人谨防理财陷阱,逐步引导民众将养老储蓄转变为养老增值的观念,将短期的投资理念转换成长期的养老储备理念。
提供适应性的金融产品
在提供适应性的金融产品方面,周延礼指出,一是提高产品收益率。着眼长周期、发挥专业性,发行产品期限为长期或终身的产品,通过长期限负债匹配优质战略资产,通过时间价值实现养老资金稳健增值。二是提高养老产品适配性。针对不同的客户具备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把投资者保护工作和适当性问题前置嵌入在产品设计环节。根据客户的投资偏好,提供多种投资策略及产品组合,供客户选择。三是设立默认资产配置制度规则。针对养老金产品持有人的投资知识储备参差不齐的特点,在保证持有人拥有自主选择权的前提下,可以设立默认的资产配置规则,引导持有人科学配置养老资产,实现风险控制与收益的相对平衡。
同时,各类资管机构要聚焦发挥各自独特优势的领域。中保登副总经理王航表示,例如,银行作为提供账户设立、产品发行与销售、投资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机构,居于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的中枢地位。可以把握渠道优势,实现储蓄存款向理财产品引流,着重实现居民储蓄存款向养老理财、养老储蓄类稳健保值产品的引流。公募基金可以发挥长期权益投资能力优势,做好投资者教育。对保险业而言,长期稳健经营、多元细分服务是保险业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优势所在。保险业具有多元化产品服务供给能力,能够满足养老金在安全稳健、长期增值、长期领取等方面的综合需求,针对不同细分群体,能够提供差异化、综合化的解决方案。保险业在长期业务负债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各类风险均采取了综合管控措施,并建立起了综合的偿付能力管理机制。
“要持续加强养老第三支柱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管机构自身的相配套产品设计、运营管理、技术系统等体系建设。”王航说。
积极探索融入财富管理市场
在各机构竞相争夺个人养老金赛道的同时,保险资管机构也应积极探索融入财富管理市场。
王军辉指出,保险资管归根到底还是资管,资管本身就是“代客理财”的服务行业。面对财富管理领域的快速发展,保险资管机构必须积极探索融入财富管理市场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与其他机构一起分享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结构性提升带来的发展红利。
在王军辉看来,未来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探索与系统内保险公司协同拓展综合金融服务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保险+财富管理”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在服务保险主业达成提升客户黏性目标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机遇。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作者:董添程竹
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