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国股市风云(5)
消费者权益法(Truth in Advertising Laws)规定,消费者买到的夹克必须和售货员所描述的完全一样,使用的质材和商品的标示也应该一样,这就是法案的立意所在。同样的,投资人也应该享有同等待遇,由政府立法确保一个企业的营运,不管好坏,都应该和该公司对外宣称的一致,而其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也应该具有高度的可信赖度。因此美国政府通过严格的法规管理交易员、券商、共同基金、资产管理人、企业主,及上市企业等。 在大萧条之前,相关法案尚未制定,企业并不需要提供详细的财务报表,自然也很容易做假帐,或是干脆把坏消息藏起来。所谓的内线交易者——亦即事先知道该公司的各种消息,并因此买进卖出股票赚取厚利者,也无法可查。 因此,在1929年崩盘之前,许多“强盗男爵”深谙此理,旗下股价任由其呼风唤雨,不是释放坏消息促使大众卖出持股,就是用超高价格吸引大众追高,来来回回操作赚进不少钞票。 而当时也很少有投资人会真正去深入了解他们所买的股票究竟本质如何,因为他们深知股价和公司的本质没有太大关联,只要跟着热钱的潮流走就不会错。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永远都不会跟对潮流,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内线交易人员的对手。那时候,买卖股票就好像是和郎中们打扑克牌一样,他们是耳聪目明,投资人却是戴着眼罩的睁眼瞎子。他们应该放一个警告牌子,上面写着:“一切风险自行承担。” 在大崩盘后,国会对这些市场作手举行了多场听证会,促使他们自我节制,并因此设立证管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及制定法律打击犯罪。美国证管会的成功,成为许多世界其他股市的模范。 当然,华尔街的情况并不是完美的,内线交易仍然时有所闻,但是近期,只要是违法者,能够逃出法律规范的其实并不多。美国证管会一般说来,有办法得到内线消息者。不管是企业主或是负责收发的小职员,都可能构成内线交易。朋友、亲戚、律师、银行家,甚至是在洗手间不小心听到内线消息,都不应该藉此来从事获利的交易。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波音公司的副总裁,而你刚好知道波音和中国签了一个500架新飞机的合约,你最直接的反射动作就是冲到电话旁边,请你的交易员马上下单买入5000股的波音股票,但是根据法律这是违法的,你甚至不可以打电话给你的配偶、女朋友、男朋友、儿子、孙子,或是叔叔、阿姨、伯伯等,因为这样也算构成内线交易,而你可能陷你最亲的家人于不义之中。 这些内线交易员如何让证管会抓到把柄?其实,证管会本身聘有一批福尔摩斯般的探员,每天仔细观察股市交易的详情,如果有大量的买进或卖出,警报器就会响起,调查员就会立刻进行调查,如果他们发现这些买卖的人员和该公司有关联,就会到处搜集资料并且发出追缉令。 证管会并且监督所有公司的对外报告、财务抵表,以及券商、基金公司对外的公开报告;每三个月,这些上市公司必须提出过去一季度相关报告,每一年则要提出年度报告。当然,这些报表绝对不容半点做假、否则这些企业就会被法院传讯了。 此外,上市企业的主管也必须随时申报他们买卖股票的情形,同时这些信息都应公诸于世。仔细研读这些企业主的活动对于追踪上市股的内部状况相当有帮助,因为这些人每天在公司里朝夕相处,如果忽然间这些大股东们纷纷卖出持股,当然这就是一个警讯,可能这家公司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反之,如果他们持续买入,可能代表着他们对公司的未来远景相当乐观。 证券交易所的活动都在证管会的掌控之中,而交易所的法律部门也会紧盯着市场的动向,因此,你可以说他们就是股市警察,他们随时都会盯着交易所的电脑,仔细找出可能的问题所在。 逐渐增加的股市人口 纽约证券交易所每隔几年就会调查一下投资股市的人口数量。自从50年代以后,投资股市的人口就渐渐增加。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投资人越多,表示财富越能平均分配。 大萧条20年以后,大多数美国人都害怕把钱拿去买股票,而总认为存在银行里比较安全。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宁愿安全,也不要赔钱”,但是,真正的情况是这些人的钱的确受到很好的保护,但却没有赚到钱,因为他们错过了50年代纽约股市的大多头行情。在1952年,股市的投资人口只有650万人,大约只有总人口的}.,但其中80%的股权却只集中在1.6%的人口手上,也就是说,财富分配并不平均,大部分的好处由敢于承担风险的人赚走。 在1962年的多头市场里,投资人增加了三倍,有1700万美国人拥有股票,约为总人口的10%。股市越涨,买股票的人越多,直到1970年,美国大约有3000万的投资人口,约为总人日的15%。 至此,50年代股市多头的好处不再仅限于一小部分人,投资人数增加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敢于追高的投资人却把股价推到相当危险的地步,到了1970年,股价已有偏高的嫌疑,不管用任何股价评比来看,股价一点也不便宜,投资人基本上已经和股市谈起恋爱,任何上市的股票都成为追价的标的。 像这样疯狂的情节在本世纪上演多次,当这种情形发生时,股价回档的风险也就增加,许多人高档套牢并且损失惨重,无法面对赔钱的事实。当然。如果他们不卖出持股,损失不至于如此惨重,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忍痛杀出,许多100元买入的股票卖出价格只有六、七十元,他们的损失正好让新手们捡到便宜。 在70年代股票回档中约有500万个投资人退出股市,约是总人口的3%,到80年代中期,股市投资人大幅成长至4700万人,大约每五个美国人就有一人投资股市,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是透过共同基金的方式投资股市。纽约交易所的市值在此时第一次超越l兆美元。 到1990年,美国有5140万的股市投资人,而透过共同基金投资的人在10年中大幅增加了4倍,一般的投资人并不热衷自己选股,反而是交给专家来经营管理,当时大约有4000种共同基金。 90年代投资人大都是四十四、五岁的中年人,男性的年收人约在4.64万美元,女性则约是3.94美元;最近,年轻的投资人快速增加,大约有370万人,其中7%的投资人年龄低于21岁。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趋势。 1995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总市值第一次超过5兆美元的标杆,相较于80年代1兆2千万美元,成长幅度甚巨,投资人不管正在从事工作或休息,他们的股票在30年之间己经增加了4兆美元。谁说投资股市不是一个赚钱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