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瞎子给盲人指路
第一节 奔赴纽约
乔治·索罗斯自己也曾经承认,到了纽约以后,他认真考虑过这种金融职业。做一名哲 学家的梦想仍然只是一个梦想。
无意之中来到纽约,和同伴们相比,他更具有竞争优势。在伦敦,即使没有做出什么惊 天动地的事情,至少,他了解欧洲的金融市场。在伦敦,这方面的专家很多,但是,在华尔 街地区,对欧洲市场有点经验或有所了解的人极少。从他抵达美国的那一刻起,他就被当成 这方面的专家。
索罗斯纽约之行,在他的名下只有5000美元。一个亲戚曾经给他1000英镑,并要求把 这些钱代表他进行投资。这5000美元就是从一次投资所获的利润中分配他的一份报酬。
同一年,也就是1956年,狄华达和伊丽莎白·索罗斯离开了匈牙利,搬迁到美国和两 个儿子住在一起。狄华达到康尼岛上开了一家咖啡馆。对于这位了不起的二战逃犯的幸存者 来讲,这种经历不可能是令人愉快的。这种小生意实在难以维持,狄华达便退休了。(60年 代早期,狄华达得了癌症,身体十分虚弱,乔治·索罗斯不得不找一个免费做手术的外科医 生为他治病。)
第二节 静江暗流
抵达美国不久,索罗斯通过在伦敦的一个同事找到了工作。他打电话给F·M梅叶公司 的一个伙伴,为索罗斯说情,索罗斯便成了一名套利商。虽然在朋年代,套利己成为最火爆 的金融赌博形式之一,但是,在30年之前,它却是非常萧条的。没有人愿意投入大额股 份,以期从公司的接收股中赢利几百万美元。这种赌博性投资到80年代才风行。在生活很 单调的50年代,像乔治·索罗斯这样的生意人,只能通过小心翼翼的研究,利用同一种股 票在不同市场的微小差价,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来赢利。
那时,索罗斯成了一个分析家,给美国的金融组织提供有关欧洲证券市场的消息和建 议。不出他所料,华尔街地区几乎元人对此感兴趣,更不用说对欧洲投资倾向有什么高明的 见解了。50年代还远非全球通货贸易时代,远非美国投资者感到大洋彼岸有钱可赚的时 代。那时,欧洲人只同欧洲人打交道,美洲人只同美洲人接触。这种地方观念使索罗斯有利 可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经济造成巨大破坏,现在已开始慢慢恢复,这给索罗斯助了一 臂之力。
索罗斯是他那个时代的先躯。“乔治在30年前做过的事情到近10年才流行起来。”斯 但莱·德鲁肯米勒说,从80年代以来他一直是索罗斯的得力助手。
“在60年代初,人们对欧洲证券市场一无所知,”索罗斯面带微笑,回忆说:“所 以,我得以把我所想得到的利润寄希望于我所紧随的欧洲公司。这真是瞎子给盲人带路。”
在那时,索罗斯会遇到并同一个有欧洲背景的人结婚,这毫不奇怪。在美国,他初来乍 到,认识的美国姑娘也很少。在紧邻西安普顿的长岛的科古,他遇到了德裔安娜莉,他的未 婚妻。1961年他们结合了。索罗斯仍然在F·M梅叶公司工作,和妻子住在一个小套间里。 (索罗斯夫妇在1978年分居,三年以后离婚。他们生有三个子女。1983年,索罗斯再次结 婚。新娘是苏栅·韦怕,比他小25岁。他们在南安普顿举行了一个非宗教婚礼。后来,在 1985年,苏珊生下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