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金融工程(4)
(二)、金融工程发展动因
(1)现实动因
早在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特里芬就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流动性困境”(LiquiditDilemma)。果然,这种与黄金美元双挂钩的体系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而难以为继,并于70年代初正式崩溃,由固定汇率制走向浮动汇率制。汇率变动将任何一个拥有外国资产或承担外债的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都抛入了巨大风险之中,汇率又通过“利率平价”与利率联系起来,利率变动亦导致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为规避这种汇率和利率风险,各种风险管理技术便应运而生,如期货、期权、套期保值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工程技术即为风险管理技术,此其一。其二,70年代两次石油价格冲击,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的加剧,通胀的压力导致了市场浮动利率的盛行。金融工程中的互换有时就是针对浮动利率而设计的。其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市场规模扩大,竞争加剧,使公司更多地以债务杠杆来增加收益,这又增加了公司对利率和汇率变动的敏感性,需用更复杂的技术来管理公司的金融资产。国际贸易的本质是充分发挥本国生产资源的相对优势,而金融资源的相对优势为金融工程带来了用武之地,如两国间利率的差异,税收的不对称等。其四,逃避金融管制。80年代以前,基于对30年代大危机期间美国有40%的银行倒闭,西方各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管制。如美国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theGlass-SteagallAct)》,规定银行贷款业务与证券业务严格区分,存款规定利率上限等,这些旨在强化金融机构安全性的措施,给金融机构的盈利性带来了影响。这样,金融机构便通过组织创新、工具创新等来逃避金融管制。凯恩(E?J?Kane)提出金融管制和金融创新呈互动的螺旋上升关系。80年代之后,在金融自由化浪潮冲击下,国际金融监管的基本趋势是放松管制(DeregUlation),金融创新更是迅猛发展,推动了金融工程进一步发展。
(2)理论动因
金融理论的发展是金融工程得以确立的基础。现代金融理论越来越多地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法,侧重于定量分析,越来越多地从微观层面对金融进行研究。一般认为,现代金融理论始于50年代。1952年,马克维茨(HarryMarkowitz)发表了《证券选择组合》的论文,详尽论述了投资目标函数、组合的方差及解的性质等基本理论,为衡量证券的收益和风险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奠定了证券投资的基础。1958年,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金融资本结构的基本——MM理论(Modigliani一MillerTheorem)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的第一根支柱。60年代,威廉?夏普、简?莫森和约翰?林特纳在一起创造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第二根支柱。1973年,费希尔?布莱克和迈伦?斯科尔斯发表了著名的《期权定价与公司债务》,成功地推导了欧式期权定价的一般模型,开辟了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新纪元,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第三根支柱。80年代达莱尔?达菲(DarrellDuffie)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一般均衡理论方面的经济学研究证明了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的合理性和对提高社会资本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意义,为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