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谁来决定证券市场的定价权(1)
“定价权”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迷人的字眼:为什么沃尔玛的采购政策能够决定某些地区经济的兴衰?为什么网络和商业连锁企业在国外资本市场估值较高?为什么中国轻微地提高利率就能够使全球原材料期货连续下跌?为什么上海期铜能够越来越多地影响伦敦乃至全球期铜的走势?全部因为三个字:定价权。
中国的企业到国外证券市场上市自然将定价权交给国外证券市场投资者;国外企业(比如中外合资)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参照的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定价标准。然而奇怪的是,有些人叫喊着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定价权要与国际接轨,国外资本并不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主要买方,更不是奇货可居的卖方,既然买货的是中国人、卖货的也是中国人,为什么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定价权却要按照国外证券市场的标准呢?
理由很简单:投资者看到了金融开放的大趋势,任何一个金融市场都不可能在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上成为定价的孤岛,因此模模糊糊地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股价应该向国外接轨。国际化、国际接轨的大趋势没有错,错在接轨的盲目性。
我国的大部分投资者并不全面了解国外资本市场的理念和定价方式。谈到接轨,就知道市盈率,实际上大部分人不知道美国、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市盈率是多少,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国外的肯定更低(这都是股市2200点“泡沫论”时期的印象),事实上,即使按照他们的标准,我们的证券市场定价也偏低了,低于法国、日本等国的平均市盈率,部分行业低于美国、亚太地区的平均市盈率。如果按照这些国家同样成长阶段的估值水平,我们的平均市盈率则更低了。况且,对于国外市场经常用的并购价值、重置价值等估值指标、方法,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都不熟悉?更不用说流行。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并没有学会国际投资理念和估值方法,我们所失去的定价权,欧美投资者并没有得到。
那么这个定价权谁得到了呢?是那些攻击中国经济体制、低估中国企业价值的少数投资者得到了,这主要体现在与我国香港股市接轨的理念上。
香港证券市场上的股票定价偏低,那是因为国际投资者不相信我们的企业管理模式,把我们低估了。举个例子,1998年,广东广信事件以后,香港市场上的很多红筹股债券都从120元以上跌到70元以下(面值100元),他们还在抛,当时只有我们内地投资者大量买进上海实业、光大控股、COSCO等公司的债券,因为只有我们了解这些企业的信用和实力,事实上这些买进的投资者一年的收益率都在50%以上,有的超过100%。境外投资者低估了我国企业的投资价值,结果他们就没有抓住中国企业的投资机会。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仍然没有在国际上得到普遍承认,所以他们还会低估我国企业的价值。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全球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最终会得到承认,低估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者是否还会错过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机会?